亚坤夜读丨小女子的小爱好(有声)
这个小女子爱文学,属于“醒得早,起得迟”那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当得饭”,多少人疯狂奔跑在那条充满魅惑的路上。青春年少的她,也不例外。看名著,读经典,追大家,报函授……没日没夜制作“豆腐块”,怯生生找寻报刊地址,瞧着旁边没人,将一叠信函扔进缄默的邮筒,邮筒里响起“嘭”的一声,心里却是“嘭嘭嘭”擂鼓。这些投稿大多石沉大海,偶尔,也会有些惊喜。《长沙晚报》《女子文学》等报刊,时不时发她一点小文字。她就会对着自己带有油墨味的名字使劲嗅,嗅出冰心的味道,嗅出丁玲的味道。
生活比文学精彩,生活也比文学磨人。业余文学创作好比马拉松,跑着跑着有人一不留神就冲到了最前面,跟着跟着有人一不小心就跟丢了。她的文学梦,也经不起生活的镜子照射。她是个从农家打拼出来的教师,她珍惜这份职业和荣光。下班回来,备课、家访、改题、阅卷,一连串的事务填补业余时间;她是个很孝顺的女儿,是日渐老去的父母的依靠,做饭、洗衣、熬药、聊天,有时候还要当老人的心理医生,让“怕老”的父母适应黄昏的寂寞时光;她是个称职的母亲,她感恩上苍给她一个乖巧的女儿,学语、游戏、散步、交谈,她要把握每一个温馨的细节,让孩子开开心心朗笑在阳光下。她是一个丈夫的妻子,她是一个团队的成员,她是一群姐妹的知己……她要做的事太多了。文学终究“当不得饭”,这个小女子,也就从文学“马拉松”队伍里“跟丢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湘江边上的小县城发生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让人叹为观止。比如文学“马拉松”:有人“跟丢了”,也有人“不离不弃”,更多的人陆续加入。他们中,有的加入了国家、省、市作协,有的出版了专著,有的上了鲁迅文学院,甚至有人夺回了鲁迅文学奖。
此时的她,工作和家庭趋于平和。老母亲晚年圆满,乖女儿一帆风顺考取公务员。属于她的业余时间,陡然增多。多出来的时间该去哪,麻将?瑜伽?广场舞?出国游?其实,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这个“跟丢了”的人,毅然决然又回到了业余文学创作的“马拉松”队伍里,依然带着难得的狂热,开始她没完没了的耕耘。找资料、拜老师、读毛泽东文学院、写长文,不亦乐乎。
带着岁月的印记,她以一个成熟女人的视角,打量身边的凡人小事、万千变化。她的文字平添了许多理性的思考。阅读体会、人际交往、休闲感悟、家长里短,都能够幻化成笔底的云彩。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她太多的“料”,她用心尽力,揣摩、研制,试图在自己的作品里,存盘喜怒哀乐,回放五光十色,展现人间美好。她写了很多,近年来在报刊也发表了不少。
我劝她放慢节奏,文学这个事是急不得的。况且,某一位大人物说过:过于勤奋,有时候也容易将人逼入平庸。她笑道:再不抓紧,就老了,再“跟丢了”,就没有办法跟上了。
这个,倒是真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