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密度芙蓉(有声)
......(节选)
有时候,这密度的意象是由稻粒带来的——如你我所知,芙蓉地域内与水稻有关的机构(去处)不少,省农科院、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大、隆平水稻博物馆……
一粒种子影响世界,一粒种子也改变世界!以“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为世界带来希望与信心的隆平院士,一辈子奋斗的,不就为了一颗粮食中国“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谷粒密度(粮食产量)?
有一年金秋,我专门开车去浏河东岸的隆平水稻博物馆,虽遭遇闭馆令人有些不爽,但徜徉在那几栋外观形似“稻粒”的主体建筑之间,尤其是,周边所保留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与满眼金黄,给人熟悉的充实及安全感。
自秦汉起,芙蓉区所辖区域便是古长沙核心。作为历史赠予今天最厚重的积淀,这片土地密集汇聚着70余条古街老巷——宝南街、都正街、织机街、黄泥街等纵横密布,苏家巷、化龙池巷、白果园巷底蕴厚重、人文传承,至于那些老街名,譬如东牌楼、司门口、县府坪、游击坪、千总巷等,也总是引人遐想。
同样位居芙蓉地域内的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吴简(如今部分陈列在简牍博物馆),对于学历史的我来说,始终具有吸引力。前者我去的次数不少,进省人医马王堆院区大门后沿左侧前行,再左拐上个小坡便是。每次站在巨大的墓坑边,总忍不住想到生死、权力,技艺、传承,又或历史的书写及改写。
说起来人真是奇怪,总说“人要朝前看”,但留存在脑中的记忆往往莫名的顽固。譬如,不管过去多少年,我总是记得那年某天清早,刚从火车站转公交在识字岭站下车,朝东走在陌生的人民路上,抬头是刚刚升起的太阳,万丈霞光瞬间迷蒙了双眼,恰如自己未知的前程,那种这城市与自己无关的过客心态,油然而生。
没想到,后来我却“意外”落脚在这城市,跟老师同学解释所在区域时,就会搬出毛泽东的诗句:“芙蓉国里尽朝晖。”
走出记忆,面对现实,把当下的每分每秒攥紧在手里,把平凡哪怕琐碎的日常过得密集而充实,将来回忆时或许便能少点遗憾——人至中年,这种心态或许比较可取。
有一年,记得大概是历史步道建成后不久,我曾利用休假在步道两侧穿街走巷,用手机记录下那些老长沙从容不迫的慢时光,可当时只体验了五一大道北侧的部分古街巷,而南侧的不少老街巷,尤其是芙蓉地域的马王街、藩后街、府后街、登隆街,苏家巷、白果园巷、徐祠巷等,至今仍未踏访过。
好吧,立个小目标:这些老街巷及人文景致,我要在两三年内,利用周末去慢慢抵达,细细品味。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