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高价值罕见病药物新年纳入医保报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解读脊髓性肌萎缩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我们做梦都没想到,终于能用得起治疗药物了,孩子的病有希望了,家长真的很高兴!”2022年1月,随着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纳入医保并落地执行,最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治疗的患儿家长激动地说。
思思和溪溪(均为化名)两名患儿,进行了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他们是该药品医保政策落地执行以来,全国首批接受治疗的患儿。注射治疗后,患儿呼吸平稳,无不良反应。
据了解,思思和溪溪在1岁多时,都被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其所属的5q SMA是该疾病最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SMA病例的95%,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是首个在全球及中国获批的SMA治疗药物。此前,由于患儿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只能在家进行康复训练。
“罕见病治疗药品纳入医保报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一个从前无药可治的病到有药可治,从用不起到用得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彭镜表示。
2021年12月初,国家医保局公布74种新药进入医保,我国首个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进口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之前的几十万一针最终以几万元每针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并于2022年1月1日落地执行。对此,在2021年12月24日,湖南省的医保政策在网上进行了公布。“患者家庭如果再加上一些商业保险支付,自负费用就大大减少。”彭镜说,目前有30多个患者来报名了,希望能尽快用到这个药。
脊髓性肌萎缩症有哪些典型症状?发病率怎样?首个高价值罕见病药纳入医保报销对患者治疗有着怎样的意义?彭镜做了相关答疑。
延伸阅读
1.何谓脊髓性肌萎缩症?有何典型症状?
答:脊髓性肌萎缩症,是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缺失或突变所导致的、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该病以脊髓和下脑干中运动神经元的丢失为特征,从而导致严重的、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患者可能最终丧失行走能力,连呼吸、吞咽等基本生活功能都难以完成。
临床分为4型,如1型,可能出生6个月后就起病,90%的2岁内就死亡;2型可能起病稍晚,不能行走;3型可能5岁左右发病,可以行走,但行走功能慢慢退化,出现脊柱侧弯、坐轮椅等;4型相对较轻,可能工作或上学了,出现肌肉肌容积较少,没有力气,去看病才得以发现。
2.这个罕见病发病率是怎样的?在诊断上如何?
答:它的发病率,大概是6000至10000分之一。据此估算,中国可能有20000至30000的患者。全国有个影响较大的脊髓性肌萎缩症病友组织叫“美儿SMA关爱中心”,然而登记的患者只有2000余人。由此得知,可能还有大部分患者没有诊断出来。
这个罕见病误诊率极高。新生儿患儿由于肌肉没有力气,可能会被误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或者因全身没有力气,误诊为脑瘫或运动障碍。此外,该罕见病由于常有肺部疾病,呼吸肌没有力气,在重症ICU可能被诊断为重症肺炎直至死亡。但是该疾病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患儿虽然肌无力,但是眼神非常好,如果想到了这个病,诊断并不困难。敲一下膝腱反射不能引出,做个肌电图,或者基因检测,也就能很快能帮助患者明确诊断。
3.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诺西那生钠,在临床上的使用有何意义?
答:从我们临床上看,比如孩子生下来6周之内就得到确诊,开始用药,那么就能维持神经元不凋亡、不死亡,其效果非常好。反之,一旦丢失了这个神经元是长不回来的,也就是说,及早诊断治疗对于患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1型和2型患者。
4.作为临床医生,对罕见病有什么样的疾呼?
答:罕见病病人很不容易,第一是诊断困难,因为罕见,很多人都不懂。第二是治疗困难,因为有时确诊了也没药可用。第三,存在很多社会因素,还有不少罕见病,就算有药治也用不起,要去国外购药。此外,有药可用并非轻易就能解决问题,还需医学领域多学科管理团队的配合。
对罕见病国家高度重视,一个都不放弃,一个都不落下。目前国家各部委每年都有重要的发文,包括建立全国罕见病联盟,制定121种罕见病目录的疾病名称,包括医保政策的利好消息等,罕见病患者群体有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爱。
同时,医患携手,提高国家罕见病诊治水平,尽早与国际接轨,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回归校园,能正常地上学、写字、考试。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病友组织在成熟、在长大,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因此患者及家属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未来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