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平分,被遗忘了的夕月礼
犹如一次告别礼
太阳在北半球上深情一瞥
然后远行
我们开始迷恋月的身影
昼夜又一次被平分
冷暖势均力敌
如果人生也有四季
或许也当如此 随缘散聚
1531年秋分,晚9点至11点,月明风清,祭祀香烟点燃,明嘉靖皇帝亲自在月坛举行祭祀礼,沿袭2000多年的秋分夕月仪式有了专门的场所。在以后的岁月里,月坛迎来了数百次隆重的皇家祭祀大典,但那个与月有关的秋分被人淡忘,中秋逐渐取而代之。
今日清晨5时19分,大多数人在睡梦中迎来了秋分,都知道蟹肥菊黄平分秋色,又有谁能记得遥远的、被人遗忘的一场夕月礼?
太阳深情一瞥,然后远行
春分过后第187天,白天与黑夜再一次被平分。秋分,这是一年的第16个节气。
中国人的字典里,“分”是一个矛盾的字眼,既有离别与失去的孤寂,也有完美的共享与均衡。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提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与春分一样,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与春分不一样的是,此刻,太阳已经结束了北半球的旅行,随后,它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阳光越来越短暂,北半球的冬季踏歌而来。
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划分点,“立秋”为秋季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位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中间,将秋季平分。这是“秋分”的第二层含义。然而,随着几千年来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今,秋分已到,夏天却并未走远。省气候中心赵福华介绍,按照气象学上的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才是真正入秋,如今虽然早晚皆凉,但每日平均气温依然徘徊在25℃以上,秋天,还未真正来临。不过,由于太阳的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愈加增大,气温也在逐日下降。以长沙为例,秋分至寒露期间(9月23日~10月7日),长沙的日平均气温下降3.4℃。
秋分的祭月礼,已被中秋代替
秋分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为中秋,这是华夏子孙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来说法皆把嫦娥、玉兔、元末起义之事纳入其中。但事实上,中秋,首先是一个祭日;月饼,首先是一种祭品。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恰恰来自于秋分,确切地说是秋分的祭月活动。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已经有日月崇拜之俗,到周朝这种崇拜已发展成为宏大而正规的天子祭祀文化。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护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范“孝悌”之义。祭日,称“朝日”,祭月,称“夕月”,而日月之祭的时间,自周代起就定在了春分和秋分,因为先民认为,日属阳之精,月属阴之精,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日月祭以春秋二分,为得阴阳之义。而秋分时节暖湿空气消退,天空明净,星朗月明,也确实是赏月的最佳时期。
秋分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后来就约定俗成,把祭月的日子固定在了八月十五,秋祭月也就演变成了“中秋节”。如今,人们或许已经淡忘中秋的本源,但无论是秋分夕月,还是中秋佳节,祭月之俗里有先民天地人和的哲思,也有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信仰。
黄金一般的时节,又透着伤感
跟庄稼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郑松涛迎来了人生的第66个秋分,不必看农家历他也知道,这几天要赶紧把地里的中稻收割了,空出来的地种上萝卜和白菜,是冬天饭桌上最主要的蔬菜。双季晚稻正在抽穗扬花,最怕遇上低温阴雨早来的“秋分寒”,不加强田间管理是会减产的。
“我们一年忙到头,秋分这个时间最大意不得,忙完秋分,一年的收成基本上就都入仓库了。”郑松涛的话里透着一股喜悦。
秋分对于农人而言,真是如黄金一般的时节。但在许多人眼里却又透着伤感,因为它不仅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里自然界从旺盛走向衰落的开始,“其容清明,其色也惨淡”。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刻画的中秋之夜不再像元宵那样喧哗鼎沸,更像一幅美好的图画,清亮、恬静、充满遐想;又像一支忧伤的乐曲,悲凉、凄楚,伤人情怀,林黛玉与史湘云的联诗将所有的情绪推向极致。文人的秋思自然敏感而多愁,天若有情天亦老,也只有对四季保留一份情怀,才能读懂大自然的密语。
2009年9月23日 秋分 于长沙
【节气备忘录】
每年的9月22日~24日,是24节气中的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进入秋分,你很难再听到夏天轰隆隆的雷声;而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筑巢准备过冬;此时天气凉爽,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空气开始变得干燥。
【楚楚私房菜】清蒸大闸蟹
“稻米煮饭的香气,真让人欢喜;木槿早上开花,晚上就凋谢了,生命如此短暂,也真够凄凉的了;相传一女子怀恋心中人,泪水洒落一地,长出了断肠花秋海棠;一生钟爱的人,可以当药。”
秋天是读李渔的最好季节。秋风秋月愁煞人,但李渔说,“若谓‘春宵一刻值千金’,则秋价之昂,宜增十倍。”秋宵一刻值万金,正是行乐好时光。蟹肥、菊黄、桂花香,加上一轮圆月、几许清风,秋的极致莫过于此吧。青帘沽酒红日赏花,这是一个饕餮的季节,不大吃大喝的人是可耻的,不吃蟹的人是可恨的。
李渔就是个十足的“蟹痴”,自称以蟹为命,呼买蟹钱为“买命钱”,呼九、十月为“蟹秋”,家中有一个特别会烹蟹的婢女,被他取名为“蟹奴”,那女孩死了,他还哭一场。好吧,我们吃蟹就学李渔那一套:
把大闸蟹放在清水里洗净,养半天排净腹中污物,用细绳把蟹钳和蟹腿扎紧成团状;把姜末、香醋、白糖调和成蘸料;将清水烧开,把蟹倒放上蒸锅约15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后解去细绳,装入盘中即可。还得要酒,此时再昂贵的拉菲也抵不过不过一壶桂花蜜酒,一觚在手,仿佛闻见蕴了千年的香。
【专家发声】
物候 最敏感的葡萄还未变色
长沙农业气象试验站 宋忠华
秋分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先后进入秋季,物候上的表现一般是果实或种子成熟以及叶片变色。
对于湖南而言,葡萄是对秋天反应最早、最敏感,也是湖南秋季最先出现叶变色(由绿色变成黄色)特征的植物之一。从近10年对葡萄的观测记录看,葡萄最早出现叶变色的日期在9月28日,最迟日期10月7日,平均日期10月4日,但今年葡萄还没有出现叶变色的迹象。
高温少雨是今年入夏至今的主要天气特征,其对物候的影响也很明显。今年苍耳的花期比往年短半个月,种子成熟明显提前,比历年早28天,为有记录以来出现最早的年份。这既是前期高温天气的结果,也与今年入夏以来少雨有关。此外,往年蚱蝉绝鸣的平均日期在9月8日,今年9月19日还能听见蚱蝉的鸣叫,蚱蝉绝鸣日期推迟也源于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气候: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湖南省气候中心 赵福华
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形成昼夜等长,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为12小时。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以长沙为例,秋分至寒露期间(9月23日~10月7日)日平均气温下降3.4℃,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分别下降3.6℃、3.1℃。
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历年秋分气温变化较大。长沙近39年秋分气温平均为22.2℃,最高为28.6℃(2008年),次高为27.6℃(2000年),第3高值为26.6℃(1983年),最低为18.2℃(1985年),次低为18.5℃(1997年、1979年)。另外,秋分出现无雨日的年份也较多,39年中共有18年没有出现降雨天气,只有4年出现了3天降雨,9年出现了2天降雨,其中3天内总降雨量最多的是1981年为55.8mm,次大的是1987年为42.9mm,第3多的是1977年为28.2mm。
民俗:秋分竖蛋习俗保留至今
湖南省博物馆 陈华丽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因为“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后来就把祭月的日子固定在了八月十五,秋祭月也就演变成了“中秋节”。可见,拜月,赏月,吃月饼,把泥塑“兔儿爷”请回家,这些都曾经是“秋分”的习俗。
保留至今的“秋分”习俗是“竖蛋”,甚至流衍到了世界各地。“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秋分这天,全世界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民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又称“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谚语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相必是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的缘故。
【古着】把“兔儿爷”请回家
说起兔爷儿,别看它个头不大,样子可神气了:衣冠毕具,执药杵,或披甲胄,或衣红袍。有骑黑虎的、骑麒麟的、有带莲花座的、带云气纹的,还有背插靠旗的、头顶伞盖的,各式各样不胜枚举。
因为月宫嫦娥玉兔的传说,兔儿爷作为祭月的用品在明末时兴起,后来慢慢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古时的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干燥后倒出来,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
如今,也许你很难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兔儿爷,但在不少文化庙会上依然不难见到它的身影。如果遇到了,别忘将它请回家。收藏一个你喜欢的兔儿爷,也就收藏了一份传统文化。
以上选自《岁时·廿四章——24节气的新闻笔记》,系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 储文静
编辑 | 曾茜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