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⑰ | 报纸传信息,红军找到“大本营”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前方的“到陕北去”纪念雕塑。  在毛泽东、张闻天居住过的义和昌药铺院内,原本独立的三棵沙果树,树根竟然慢慢地连在一起,被人称为“同心树”。

  文/图 长沙晚报特派记者 小刘军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以及后来的二、四方面军长征途经甘肃宕昌县哈达铺时,不仅得到丰富的物资和兵源补充,还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敌军封锁、山河阻隔,出现在哈达铺的几张旧报纸,恰似大海中的航标灯,俨如夜空下的启明星。红军从这里得知陕北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大讯息,进而做出挥师陕北,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至此,红军结束了万里长征最困难艰险的阶段,哈达铺也被誉为万里长征途中的“加油站”,改变红军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国庆节前夕,本报特派记者经过长途跋涉,翻越艰险的岷山,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宕昌县哈达铺镇。凝视这片红色小镇,拂去光阴的烟尘,揭开历史的画卷,记者不禁思绪万千。

  久负盛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长征·访

  红军街:留存长征途中最全记忆

  一座小镇保存一段历史。哈达铺革命遗址是除井冈山、延安之外,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

  站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前方,一侧是提质改造一新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另一侧久负盛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旧时的繁华与当下的昌盛在此实现零距离对接。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坐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街。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沿街的民宅建筑都留存着长征时期的原貌,依旧是街道两旁低矮的原貌商铺,赭红色的泥土墙面,灰黑的门框、窗棂甚是醒目。唯一的不同是,当时的土路铺上了青色的地砖。

  一个小院就是一则故事。各处长征遗址和建筑群像一条长长的丝带,牵绊着参观者的脚步和思绪。推开厚重的一扇扇木门,无论是毛泽东、张闻天居住过的已经矗立百年的义和昌药铺,还是周恩来居住过的“同善社”;无论是发出过“向陕北进军”命令的关帝庙,还是那间狭小但充满神秘色彩的邮政代办所,抑或是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所在的张家大院和绵延千米的哈达铺老街,都在诉说着那段红色过往……

  “哈达铺当时是川甘交界最著名的商贸重镇,因为种植当归等中药材,聚集了各地的客商,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城镇、旱码头,有当时罕有的邮政代办所和在繁华城市才有的大公报等报纸。”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王亚丽告诉记者,当年这条街上的药材生意十分兴隆,各种商号有八百多家。红军进驻哈达铺就驻扎在这条街上,许多药铺成为红军的办公地点,其中以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知名度最高。“热情的房东把一坛窖藏了18年,本来要等女儿出嫁时才能取出来喝的酒拿出来招待红军战士。”她说。

  “红军凉粉”:彰显浓浓军民鱼水情

  漫步在哈达铺这条老街,仿佛游走在沧桑和荣耀里。红军锅盔、红军凉粉、红军馍、红军鞋等与红军有关的小吃和商品随处可见,红色旅游的兴起,令老街朝气蓬勃。

  经营“红军凉粉”小吃的周成才已年过半百,他指着一条扁担说,这条扁担就是自家的传家宝,已有200多年历史,“我家7代人先后在哈达铺卖凉粉,我从大伯周尚仁手里接班已经十多年了”。他说,大伯曾经告诉自己,当年红军来到哈达铺,爷爷和乡亲们纷纷端上凉粉送给红军充饥解渴。“新中国成立后,镇上的凉粉就取名为‘红军凉粉’。”周成才说,为的是让后人不忘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和浓浓军民鱼水情。

  此外,一家售卖纯手工“长征鞋”的店铺,每年能售出数千双鞋。当地居民杜玉桃笑着说,自己当时是将此当做副业,没想到现在成了家里的主业。她说,奶奶当年为红军做鞋,一双鞋有1800个针孔,自己是从母亲手中学到这门手艺,十多年前开了这家长征手工布鞋店。

  长征·忆

  邮政代办所:几张报纸改变历史

  曾经见证中国工农红军重大转折的哈达铺,至今依然流传着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几张报纸改变历史”的故事就发生在红军长征第一街的邮政代办所。邮政代办所遗址位于毛泽东住宿过的义和昌药铺旧址斜对面,距离不过一二十米远,是一间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与其他铺面的外观无异。“当地商贸繁极一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人,需要了解各种信息,才成就了这个邮政代办所,可以买到好几种报纸。”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韩亚东说。

  记者看到,里面陈列着1935年8月1日、8月28日、9月2日、9月13日数天报纸的复印件,头版均刊发了陕北苏区的各种消息,无意透露出陕北红军活动频繁的“秘密”。

  “到底应该到哪里去落脚,是红军在长征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当年在红军刚走出草地的俄界会议上,中央的决定还是到‘苏联边界去’,这几张旧报纸,为红军指明了最终方向。”韩亚东说。据其介绍,正是由于包括《大公报》在内的这些报纸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直至1992年,甘肃省总工会到哈达铺扶贫,才帮助纪念馆从香港得到其中的《大公报》复印件。

  王亚丽说,关于如何得到这些报纸,之前有三个版本:一是红一军团连长梁兴初奉命找“精神食粮”,从哈达铺邮政所获得;二是耿飚从房东处得到,于是赶紧给毛泽东送了过去;还有一说,称毛泽东在蹲茅房时一般都习惯看报纸,是他自己看到的。“我们现在的讲解词有所调整,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比较倾向于第一个版本,也就是梁兴初从哈达铺邮政所获得。”王亚丽解释,此外,现在普遍流传的说法是从《大公报》上得到的消息,“这个不全面,其实是从好几种报纸上综合得到的消息。”

  当年为周恩来治病的老中医畅通的曾孙畅辉民,正在忙着为患者看病。


  长征·感

  一把铜勺传佳话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同善社”内收藏的一把铜勺令记者印象深刻。“这个是复制品,原件在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讲解员王亚丽还介绍,“同善社”是周恩来在长征途中住过的留存下来保护最完整的一处旧址。

  据其介绍,周恩来在长征路上累日跋涉积劳成疾,沿途更是缺医少药,肝囊肿病情恶化。当年周恩来到达哈达铺时身体十分虚弱,幸好当地药材资源丰富加之老中医畅通的悉心诊治,他的病情逐渐好转。周恩来十分感激,就托一名小战士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把铜勺赠给他留作纪念。

  在哈达铺镇下街村卫生室,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患者把脉的畅辉民,他是老中医畅通的曾孙。今年46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就在父亲的言传口授下走上了行医之路。“我已经从医29年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大女儿从小就喜欢医学,认识很多种中药材,目前正在石家庄医学院读书,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看来是后继有人了”。“为周总理治疗肝病的药方,可是祖传秘方,不能透露的。”面对记者的疑问,畅辉民爽朗地笑道。

  畅辉民回忆,直至解放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寻访红军长征足迹时,畅家人才知道,当年患病的那位红军首长,竟然是周恩来总理。上世纪80年代,畅通去世后,他的儿子畅树隆听说文物部门正在收集红军长征时遗留的红色文物,便将这只珍贵的铜勺捐献给宕昌县文物局,从此流传下一把铜勺的故事。

【作者:小刘军】 【编辑:吴静波】
关键词:永远的丰碑 陕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