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穿伪装 如何扒下“马甲”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9日讯(记者 刘琼萍)首付不够,消费贷来凑,消费贷似乎成了买房一族筹钱付首付的好办法。消费贷用于买房、炒股、投资网贷平台的事例不在少数。本用于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消费贷穿上伪装,变成了“首付贷”、“炒股贷”、“理财贷”。

  近期,北京等地各家银行正在启动筛查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以及贷前严格审查,严防消费贷款违规购房或流入股市。长沙是否也加入这只消费贷“稽查队”?在实际运行中,如何保证消费贷资金专款专用?记者进行了调查。

  A 变了味的消费贷,“聪明”的投资者

  肖先生在长沙一家装修公司工作了3年,去年下半年,看着飙涨的房价他按捺不住了,决定赶紧买房。此时,他卡上不到15万元的存款,看中的房子首付就要40万。同事告诉他,可以以装修的名义去银行申请消费贷,不用任何抵押,靠信用就能贷出个首付来。

  面对越发紧张的房产局势,他决定去试一试。咨询过几家银行后,他发现目前多家银行都支持网上或手机端申请消费贷款,线上就能放款。最后,他通过这种方式,顺利地从4家商业银行贷到了30万。“我到现在都觉得难以置信,这么轻松就贷到了30万元。”

  后来肖先生了解到,有同事曾于2016年上半年多次申请消费贷款,金额5万、10万、15万不等,借出来的钱都用于股票、高回报网贷平台等投资上。

  记者梳理后发现,近年来,网贷平台(悟空理财、爱钱进等)开始大量崛起,动辄15%以上的年化利率为投资群体提供了绝佳的场景。典型的操作是,以6%-7%的利率从银行消费贷中贷款20万,转手投资到15%左右的网贷理财产品中,一年薅羊毛净赚2万元左右。

  B 浮出水面的异象,壮大的消费贷“稽查队”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至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对于这项“异常现象”有研究指出,至少有3000亿元短期消费贷违规潜入楼市。

  为什么短期消费贷疯狂涌入楼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与不断上涨的房价有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贷的流程比较简单,审批程序不如房贷严格。

  “国家队”从数据中似乎嗅出了“异样”的味道。自22日以来,中国已有包括长沙、西安、武汉等9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新政,且多数城市将限售作为本次政策的核心聚焦点。6天9个城市加码调控,但远不止于此,继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后,江西、浙江也加入消费贷核查队伍。至此,至少有六省市加入“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新一轮调控的矛头直指消费贷。

  长沙是否也将加入这支消费贷“稽查队”?记者致电长沙市内多家银行,得到的回复是长沙房地产市场太过敏感,不太方便回答与之相关的消费贷问题。上述业内人士透露,随着政策趋严,严格核查消费贷是必然趋势。

  C 多方合力,各环节堵漏洞

  消费贷“换马甲”潜入楼市的事例已屡见不鲜。此前有媒体报道,有购房者用20张信用卡套现凑首付。而一些中介及开发商也会主动劝说消费者向多家银行办理“消费贷”来解决首付不足的问题。不过,这一现象正在被遏制。

  湖南元端律师事务所主任袁啸认为,即使在银行积极参与严格核查的情况下,依然有漏洞可钻。办理消费贷之后,提供的资金去向材料,包括装修合同等都有可能造假。当下,如何保证消费贷资金专款专用,不仅仅是银行的职责,法院、公安机关等多个部门都应该参与。消费贷灰色产业链已经形成,从各个环节去堵住这些漏洞并建立一套长效防范机制以及有效的惩罚措施很有必要。

  袁啸律师还提醒广大市民,借消费贷之名行“首付贷”之实非常不可取。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借消费贷付首付一旦被发现,资金将全部追回,而炒股收益不稳定,投资网贷平台存在老板卷钱跑路的巨大风险。

【作者:记者 刘琼萍】 【编辑:舒元臻】
关键词:消费贷 消费贷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