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日记》研读会在湖南大学举行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在著名学者杨树达先生诞辰140周年来临之际,29日,湖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杨树达日记》研读会暨湖南大学“员辐青年读书会”第一次活动在湖南大学第二院举行。与会专家以2024年新出版的完整本《杨树达日记》为中心,探讨了杨树达的生平、学术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文史馆、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岳麓书社、湖南大学、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等机构20多位学者与会,著名书法家鄢福初、湖南省文史学者陈书良题写了“员辐青年读书会”书法条幅。

研讨会设在杨树达曾经多次授课的湖南大学第二院举行。图片均为 梦原 摄

著名书法家鄢福初、湖南省文史学者陈书良题写了“员辐青年读书会”书法条幅。

  一、一键直达历史现场的《杨树达日记》

  被著名学者陈寅恪誉为“当今训诂学第一人”的长沙人杨树达,身后留下皇皇200多万字的日记,日记起自1907年,终于1956年,时间跨度近50年,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这些日记原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以手稿本形式存在,整理难度十分大。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副馆员莫晓霞及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刘雪平等人,历时数年,将50多册稿本日记录入整理,并编制人名索引。研讨会上,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伍姬颖介绍了此书编辑中往复数年的艰辛编纂历程。

  据悉,《杨树达日记》记载各类人名53000多个,索引一册,涵盖5864个近现代人物。这些索引为一键直达历史现场提供了极为便捷的管道。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仰湘通过检索中央文史馆首任馆长符定一,发现《日记》记载74次,通读后即可了然杨树达为何诋评符定一的前因后果。杨树达后人杨柳岸则发现杨树达绝大多数友人在抗战时期表现出凛然的家国大义,郑家溉、吴承仕、高步瀛等人均严词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为民族抗战史诗书写了新的篇章。

29日,在湖南大学举行的杨树达日记研讨会现场。

  二、长沙伢子杨树达与湖南大学的不解之缘

  杨树达先后执掌南北各大高校,除去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之外,自1937年至1953年,杨树达均在湖南大学工作。在研讨会上,与会的湖南大学文学院相关领导指出,举行《杨树达日记》研讨会的会议场所——湖南大学二院,即是杨树达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日记中,杨树达对湖南大学所望者甚,希望湖南大学能与武汉大学媲美。

  在杨树达的人生履历中,执教湖南大学之路并不顺畅,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尧育飞从杨树达的婚姻变故、抗日战争、湘学传播等角度揭示了杨树达执教湖南大学的各种机缘,指出杨树达之最重要目的在“稍传所学于乡里后进”。如同他同乡好友张舜徽所说,是“湖南人的矿,终待湖南人开发”。有此胸怀,则杨树达对湖南大学投射了相当的情感。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翟新明以杨树达与友人、著名音韵学家曾运乾的交游为例,指出杨树达对曾运乾不遗余力的推崇。

  作为亲见杨树达的前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书良亲切回忆了具有仁者风范的杨树达。他勾勒了杨树达在湖南大学土地上,用树枝教授学生文字学的往事,并再三赞叹了杨树达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作为湖南大学老教授刘永湘先生的外孙,陈书良回顾了杨树达小时候抱着他的画面,杨树达对后辈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词。

  三、“湖南气”是现代学术中的湘学一脉

  作为湘学的杰出代表,杨树达的学术传统是湘学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晶萍以钱玄同评语为例,说明杨树达治学“脱湖南人气息”,即“不作大言,尚精密考证”;而杨树达为人则远离圆滑世故,表现得棱角分明,日记中臧否人物直言不讳,这确实是“湖南气”。这种湖南学者的学路与性格之间的矛盾了反而构成了近代湘学的一脉,与其师王先谦、叶德辉等人差别较大。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段炼在会场发言。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段炼认为,杨树达尽管是偏旧派的学者,但已经进入了现代学术体制之中。他的诸多学术批评话语,构成现代学术同行互评机制的雏形。段炼还指出,私人日记的批评形式,有助于说真话,与公开文献有差别,而《杨树达日记》恰恰保留现代学术批评的众多材料。

  说起现代学术的湘学,杨树达不以为自己所做全是旧派的,他也有趋新的一面。湖南师范大学汤志辉副教授指出,杨树达日记中记载了不少新派人物,如胡适等人。

  至于杨树达治学的奥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冯先思发现剪贴《经籍纂诂》,重做资料汇编,构成杨树达治学与论文高产的秘技。而段炼则将其归结于杨树达的学人本色,即纯粹、俭朴、自律,始终手不释卷,凭借这样的勤奋,最终成为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

  在重视朴学之外,杨树达还有“不坠风雅”的一面,他还创作有不少诗歌,留下大量学人书札。这些,则是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志远等人所关心的。

  研讨会结束之际,湖南大学廖可斌教授指出,《杨树达日记》是研究的富矿,在探讨杨树达人生行迹、学术史、社会生活等方面均有丰富的意义,是思考湖南人在近代中国特殊地位的重要样本。

  活动最后,部分参会代表前往岳麓山,拜谒杨树达先生墓,深切缅怀了这位长沙籍现代著名学者。


【作者:任波】 【编辑:易隽】
关键词:杨树达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