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可防可控或成可能 湖南大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2日讯(通讯员 曾欢欢 记者 徐媛)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小于60岁男性癌症患者中,该病死亡率最高。让肝癌可防可控,一直是全球科学家的追求。今日,记者从湖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朱海珍教授研究团队在肝癌防治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构建了一株命名为HLCZ02的新型人肝癌细胞系,具高分化、对肿瘤药物敏感、接近人肝细胞生理功能等特征,弥补了该领域高分化类型肿瘤实验材料匮乏的困境。可用于肝癌的标记物、发病、转移机制研究,还可用于制备、筛选或评价抗肝炎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研究以及制备人造肝。

  朱海珍教授在科研中。

  “由于肝癌的发病和转移机制不能用人体来直接作实验,长期缺乏理想的细胞模型制约了肝癌疾病研究,也延缓了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朱海珍教授介绍。“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或动物模型作为体外或体内研究平台。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人肝癌细胞系,但多数呈低分化状态。”

  面对这一困境,自2009年起,朱海珍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了湖南大学——湖南省肿瘤医院肝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该研究团队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肝癌组织为来源,成功构建了一株人肝癌细胞系HLCZ02。该细胞系是一株高分化、可模拟正常肝细胞生理功能的新型肝癌细胞系,在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上植入能成功成瘤,且对肿瘤药物敏感。

  “肝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一旦有了临床症状,基本都到了中晚期,而肝癌晚期病例的治疗效果不佳,成为长期以来在控制肝癌上难以逾越的世界性难题。可以说,及早发现肿瘤,在早、中期时加以治疗,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死亡率。”朱海珍教授告诉记者。

  团队构建的这株高分化的肝癌细胞系HLCZ02,其恶性程度低、接近正常人肝细胞。一方面,利用它可能发现肝癌标志物,进而有望在早期诊断出肝癌;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它从高分化向低分化的转变,也使得在临床上可以找到阻断肝癌从早期向晚期恶化的方法。同时,由患者自身肝细胞系制备的人造肝,也将有望改善使用他人肝移植存在的免疫排异等问题。

  此外,由于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服用的大多药物均需在肝脏中“解毒”后排出体外。具备正常肝细胞生理功能也使得HLCZ02可以成为包含肝病药物在内的所有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工具,助力药物研发。

  目前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作者:通讯员 曾欢欢 记者 徐媛】 【编辑:曾茜】
关键词:肝癌 细胞 人肝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