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好“米袋子” 鼓起农民“钱袋子”

相链区块链

  钱娟 朱玉红 刘友琼

  “晚稻大丰收,亩产470公斤,产量、品质、价格堪称四年以来最佳,今年的生产画上圆满句号。”金秋时节,又闻稻花香,又见粮满仓,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的种田大户高帅陶醉在丰收的喜悦中。惠农政策接踵而至,新农机给力,“慧”种地升级,越来越多像高帅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尝到甜头、看到奔头、更有劲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千方百计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全力以赴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今年以来,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盯粮食安全,开创性地打造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全力确保粮食生产稳面、增产、提质,让长沙市民的“米袋子”稳稳的。

近年来,长沙加快推进种田全程机械化,收割机等农机唱主角,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种地“好帮手”。

  攥紧农业“芯片”

  长沙种业年产值近44亿元

  粮安天下,良种先行。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长沙,一个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倡议打造的“种业硅谷”正在崛起,为端牢“中国饭碗”孕育“农业芯”。

  作为长沙“种业硅谷”的核心区,隆平高科技园拥有7名院士领衔的近4000名种业科研人员,云集了近300家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是中国生物育种尖端人才和研究院所最为密集的区域。这里汇聚了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等与生物育种相关的科研院所及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0多家(个)。

  在隆平高科长沙关山研发基地,具备低糖、低镉、抗高温、抗飞虱等优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正横空出世。一粒种,一株苗,背后是育种人对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孜孜以求。“近三年全国种植面积前三的杂交水稻品种都是在这里培育的,我们通过培育专用的水稻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对于吃饱、吃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的新期待,不断提高水稻的附加值。”小小一粒米,身价噌噌涨,隆平高科种业科学院国内育种部经理秦鹏告诉记者,市场环境日新月异,消费需求层出不穷,杂交水稻育种领域正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更多具有推广应用场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正铆足干劲,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在希望的田野上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冲刺高产、稳产、优质目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小小一粒种子,孕育无穷力量。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隆平高科自主培育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年均种植面积近4000万亩,占到同期全国两系杂交水稻面积的52%;2018至2021年海外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

  “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句句箴言,字字深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近年来,长沙深入开展良种技术攻关,把种业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措施来抓,精心培育好每一粒种子,把农业“芯片”攥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长沙大力推广良种,使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有了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种田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尝到种田“甜头”。

  金色稻浪美如画,机声隆隆收割忙。“今年种了2600亩米粉加工型专用优质早稻,由于采取了‘五好一化’技术措施,平均亩产427.5公斤,相比去年增产22.1%,每斤收购价格比杂交水稻高出0.18元,仅早稻收购价格提高一项,就增收了40余万元。”高产优质,高效增收,宁乡市圆湖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种田大户黄勇喜上眉梢。良种赋能,带动效益翻番,他欣喜地告诉记者,合作社已注册了“夏家洲”大米商标,正准备把今年种植的高档优质稻玉针香和农香42加工成高档优质米,打造优质稻粮米品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沙共有持证农作物种业企业71家,其中稻谷类33家、蔬菜等其它作物类38家。与此同时,长沙坐拥隆平高科“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华智水稻“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等优质企业,孕育了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上市企业1家。“常年制种40万亩左右,年产良种7000万公斤,除满足本省用种外,向省(境)外供种2000万公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年销售种子1.9亿公斤,年产值近44亿元,为“端稳中国碗 盛满中国粮”贡献了长沙力量。

隆平稻作公园内,彩色稻组成的“非常稻种 丰收中国”图景在朋友圈刷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配齐院士“最强大脑”

  擦亮长沙现代农业新名片

  “农田修得像公园,院士团队当‘保姆’,全程手把手教种田,增产稳产底气足!”长沙县春华镇种田大户龙伟义没想到,今年,他因为爱种田、会种田成了“红人”,中央、省、市媒体纷纷将镜头对准了他精心耕种的“试验田”。

  与他一道走红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领衔建设的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地还是原来的地,光景却大不相同,专家手把手教,全程农机助力,我们正瞄准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冲刺。”龙伟义种田更有底气。

  让龙伟义引以为豪的是,他的朋友圈里多了一个新朋友,“加了柏连阳院士的微信,他今年到田间来了不下十趟,还有四位专家蹲点守护,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程都有院士团队送技术到田间。”龙伟义与柏连阳的结缘,起源于今年4月的一场挂牌仪式。4月12日当天,长沙市首批院士农业项目暨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启动仪式在龙王庙村拉开帷幕。龙伟义承包的300亩地全部在“四高”综合示范区,被纳入粮食生产新品种的试验地、新技术的推广地、新成果的应用地。

  高产试验田成果喜人,搭上“院士农业”顺风车,龙伟义享受到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带来的利好。在10月20日举行的双季晚稻测产中,经专家组测定,龙王庙村示范点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275.8公斤,其中早稻亩产623.7公斤、晚稻亩产652.1公斤。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以院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抓手,长沙落实一个院士一个团队的服务措施,实行一个院士专家团队联系指导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建设一批示范项目,不断提高长沙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建文介绍,发展“院士农业”,开展“四高”综合示范区建设,是长沙加强粮食高产技术集成应用,依托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探索。

  从一系列大手笔可以窥见长沙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全力守护“米袋子”的豪情壮志:坚持高起点策划,长沙全面深化与院士、科研院校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合作,揭牌成立柏连阳院士团队工作室,全面指导“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坚持高效率推进,按照“年内谋划、年内实施、年内见效”的进度目标,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工作专班,各区县(市)成立工作组,专门选派技术团队驻点,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坚持高标准实施,长沙全面集成配套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示范区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配套,“四高”示范区建设热火朝天。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的田野传来丰收喜讯。今年以来,长沙陆续在长沙县春华镇、浏阳市北盛镇、宁乡市金洲镇布局建设了317亩、515亩、230亩的“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探索形成了水稻高产稳产种植“五好一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经专家现场实收测产,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三个示范区双季稻亩产分别达1275.8公斤、1212.2公斤、1163.8公斤,同比增长38.87%、29.65%、37.89%。粮食生产“四高”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成为长沙现代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春华镇等地开创性地打造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全力确保粮食生产稳面、增产、提质。均为陈飞 摄

  守好耕地“命根子”

  今年新增19.41万亩高标准农田投用

  谷穗压弯腰,大地披“金装”。金秋时节,宁乡回龙铺镇回龙铺村一派丰收景象。“今年虽然遭遇了罕见的干旱,但依托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通过科学调度用水,基本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全村水稻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10%。”回龙铺村党总支书记贺国章带来了丰收喜讯。

  “全村粮食生产能够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惠农政策大力支持,离不开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田等利好,更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贺国章介绍,10年前,回龙铺村只有零零散散几十个种粮户,但流转耕种的规模都是几十亩,种粮靠天吃饭,农民一年到头忙不赢。近年来,村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平整面积达到了90%以上,新建和提质改建田间道路90%以上,新建抗旱泵站10多个,村上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基本完善。

  “现在村上的规模种植程度越来越高,85%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流转,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0多个,4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3个,从耕种到收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如春风化雨,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地生根,贺国章介绍,各种农机购置补贴和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接踵而至,各种政策利好让农民尝到了种田的甜头。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引导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多种粮、多产粮、种好粮,长沙不遗余力,像爱护大熊猫一样守护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长沙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今年全市新增19.41万亩高标准农田并交付村组投入使用,新启动了18.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与此同时,长沙全面推动水稻种植实现规模化经营,用规模破解传统农业“小散弱”的瓶颈,全市共培育粮食规模生产主体7000余家,目前规模经营比例已经超过60%。种田用上“新把式”,长沙加快推进种田全程机械化,全市共培育农机合作社582家,今年新建了育秧大棚15万平方米,全面推广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加工、代销等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全市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达3095个,服务总面积190万余亩。咬定粮食安全目标不放松,长沙全力守护市民的“米袋子”,让种田大户鼓起“钱袋子”。



【作者:钱娟 朱玉红 刘友琼】 【编辑:易隽】
关键词:农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