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我的城 | 杨峰:牵手长沙“让航天触手可及”

相链区块链

  人才名片

  杨峰,天仪研究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先后获评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个人、长沙市国家级领军人才、长沙市B类高层次人才、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曾入选《快公司》“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精英”等。

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  天仪研究院供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陈德钰

  “你咋不上天呢?”“哦,那就上一个呗。”……这样的对话,对于分分钟能“上天”的杨峰而言,可不是说说而已,因为作为天仪研究院创始人,他的小卫星已经实现了“上天自由”。

  天仪是国内首批商业航天公司之一,自2016年落户长沙以来已执行14次太空任务,成功将25颗卫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我国第一颗由纯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卫星“潇湘一号”。用6年时间实现领跑中国民营航天事业的天仪研究院,距离“让航天触手可及”的愿景越来越近。

  落户 这是天仪与长沙的“双向奔赴”

  2014年11月,国务院首个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

  2015年,商业航天在中国正式破冰起航,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

  但杨峰的“航天梦”并不是从此时才萌芽的。早在2008年,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枚由私人投资的火箭猎鹰1号的时候,留学回国工作的杨峰就已经怦然心动了,他内心无比期待一个“中国的SpaceX”。

  到了2011年,辞职创业经营着一家软件公司的杨峰,和航天圈内友人建立了讨论小组,定期交流碰撞商业航天的无限可能。彼时,杨峰的软件公司主要是给国有航天单位做地面测试提供支持,这项服务属于航天领域中非常边缘的一角,但杨峰有着更大的期待:“我希望自己的公司是一个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是一家大公司。”

  所以,当商业航天政策放开,杨峰和一帮朋友感到振奋,他们期待已久的商业航天事业终于迎来可以付诸实践的一刻。

  2015年,杨峰和团队开始筹备成立公司。他们从北京出发,先后到深圳、杭州等国内多个城市考察,最后在朋友引荐下来到了长沙高新区。“早在6年前,民间发射卫星的未来还是一片未知,但当我们跟长沙高新区领导讲了自己造卫星的计划时,他们当即觉得‘能干’!”长沙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给了杨峰莫大的惊喜。

  考察完回到北京后,长沙高新区第一个进行了回访,这样的办事效率和营商环境亦让杨峰和团队小伙伴们感到安心。“我自己本来就是湖南人,所以我们决定把公司总部落户长沙。”在杨峰看来,这是一次天仪与长沙的“双向奔赴”。

  2016年1月,天仪研究院在长沙高新区正式成立,没多久就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民营企业研发的卫星“潇湘一号”,这让长沙在“商业卫星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

  一边是初战告捷的喜悦,另一边却是资金短缺的现实,创业初期的天仪道阻且艰。于是,长沙高新区毫不犹豫拿出“真金白银”:500万元高端人才特殊奖励资金和30万元产业专项扶持资金。530万元,是长沙留住高科技项目和人才的坚定决心,也为天仪解了燃眉之急。杨峰的“航天梦”在长沙扎下了根。

  定位 瞄准细分领域“科研卫星”

  杨峰是一个想法天马行空但做事非常务实的人,实现“航天梦”绝不能只靠一腔热忱,更重要的是面对市场。

  经过前期战略分析和讨论,天仪在创业之初就提出来“三个不做”和“三个坚持”:坚决不抢国家任务,坚持不做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坚决不做卖卫星的制造商;坚持新技术的研究,坚持自主研发卫星,坚持降低成本。因此,天仪研究院决定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瞄准了航空航天细分领域“科研卫星”。

  其实早在杨峰和团队筹划着创业“造星”的时候,就有不少科研人员找到他们,希望他们在成功发射卫星的时候能够为太空实验提供帮助。原来,因为国内航天资源稀缺,有大量的科学家排着队想在太空做实验但没有机会,同时发射卫星的成本太高。

  所以,用自己的卫星为“国家队”暂时照顾不到的科研项目提供服务成为了天仪的战略定位。很快,天仪获得了来自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等研究所和大学的订单。

  “我们的优势就是又快又便宜。”杨峰介绍,作为一家专业为客户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小卫星研制及数据应用服务商”,天仪目前研发的空间科研卫星“打包”价格仅500万元至600万元,这样的价格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天仪研究院主攻的另一个方向是拥有合成孔径雷达的遥感卫星。普通光学卫星的“眼睛”会被云层阻挡,而雷达遥感卫星不受天气影响,在灾害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地面图像。

  2020年,天仪发射了第一颗国产商业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海丝一号,填补了中国商业SAR遥感卫星的空白。这也意味着天仪研究院正式实现了从小卫星批量制造工厂向商业SAR遥感卫星数据运营服务商的跨越,天仪用5年时间成长为令人瞩目的行业“网红”。

  2021年山西暴雨期间,海丝一号卫星在6小时内完成应急服务响应流程,获取了山西祁县、清徐县灾后第一批卫星影像;2022年汤加海底火山地震期间,海丝一号卫星也充分展示出了SAR卫星全天时、全天候的强大对地成像能力,应急拍摄汤加火山灾后的影像……在轨稳定服务至今,海丝一号卫星已经获取影像数万景,成为参与国家级任务的“资深队员”。

  当前,中国在轨运行的商业雷达遥感卫星不到10颗,其中2颗为“天仪制造”。

  未来 助力长沙点亮“卫星之城”

  扎根长沙6年,天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长沙走向省外,现在已将业务做到了国际市场,帮助了近百位用户完成重大空间科研突破,并率先实现国产商业SAR卫星批产组网和在轨商业化运营。

  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是一支90多人的专家技术团队。“天仪的发展离不开长沙营商环境的滋养以及长沙对公司和人才的支持。”杨峰诚挚地说,能到天仪来的人才肯定是符合长沙人才政策的,一入职就能享受到各类人才福利。

  “比如人才到天仪来,可以拿着北京的工资享受长沙的房价,早日实现房产自由;再比如孩子教育方面,好学校随便挑,就学自由这个太有吸引力了。”在杨峰看来,这些优势使得天仪研究院吸引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汇聚起“人才强企、人才兴企”的磅礴力量,几年时间就在民营航天领域硕果累累。

  城市与人才从来都是相互成就。6年来,杨峰也将天仪研究院打造成了长沙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实现了产业升级与人才聚集的“双螺旋”上升,助推长沙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领头雁。

  在杨峰对未来的构想中,将由卫星来连接地面的所有的一切,航天人将此称为“天联网”。他认为,天联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全球无死角不断网的窄带和通信,身处海洋或天空都能上网打电话;通过各种遥感卫星获取地球相关的数据,应急事件发生时,比如地震发生或船只在海上相撞时,可以由卫星来指导应急救援;厘米级精度导航网络的应用,比如无人机可以把货物直接快递到桌上来。

  从互联网、物联网到天联网,位于长沙高新区的天仪已经勇敢跨出了“第一步”。

  “当前,长沙正全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聚人才,天仪研究院在这个过程中均大有可为。”伴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长沙已初步形成航空航天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配套业板块等三大产业板块,一个瞄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杨峰希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把天上的星星打造得“更加接地气”,助力长沙点亮“卫星之城”。

  人才政策点击

  根据《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实施办法》(长高新区发﹝2022﹞3号)文件精神,长沙高新区将对新引进(2021年12月21日后引进,下同)在园区企业全职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给予40万元生活补贴,其中获批当年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第二年、第三年分别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属于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所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的全日制博士,给予60万元生活补贴,其中获批当年给予30万元生活补贴,第二年、第三年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生活补贴。

  此外,新引进在园区企业全职工作的全日制博士,在麓谷园区内购房可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新引进在园区企业全职工作的硕士,在麓谷园区内购房可给予3万元购房补贴;其中属于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所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的硕士,可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

扫描二维码  了解政策详情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陈德钰】 【编辑:易隽】
关键词:天仪研究院 杨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