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板车搬运工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从农村顶替父职到长沙市运输公司铁运处,成为一名光荣的板车搬运工。当工人,先收心,公司组织新进职工参加学习,铁运处党总支书记邓汉初带领大家来到位于妙高峰的湖南第一师范参观学习,他以第一师范陈列馆外墙上的青年毛泽东“为改造世界而学习”的巨幅锦语为题,回忆起他们那代搬运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如何提高搬运劳动能力来改造搬运世界的人生过程。据邓汉初介绍,老一辈搬运工以前都是湘江边的码头工人,后来逐步过渡到长沙运输公司铁运处从事货物搬运。那时的搬运工具主要是木板车,车轮细、车身小,车轮由坚硬原木做成,外圈包套一个锻打的铁环或钉一层汽车轮胎皮,拖起来“叮铃哐啷”响声一路不停。重压之下,老巷麻石街被复辙出一道道深痕,新街泥沙路面被重碾出一只只氹眼。
青年毛泽东用“为改造世界而学习”的精神求学,青年搬运工就以“改造世界”的态度提升运力努力工作。业余时间,大家争相参加识字扫盲和习练手艺,改进搬运工具,提高劳动工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人们利用滚珠轴承、钢丝钢圈、充气轮胎做出了新式板车车轮,再对老式板车车体加长加宽,组装成新式板车,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对路面碾压大大减轻。在此基础上,搬运工贺耘耕自费买了辆自行车,拆了装,装了拆,革新出“回工头”,套装到没有装货的板车手柄上,如同一辆脚踏三轮车,省时省力高工效。比较起来,现在的装卸工具洋气多了。
车轮滚滚,历史向前。我们参加工作不久,市里分给运输公司铁运处20多辆可装3吨货的洞庭牌小型货车,市里还特批招进30余名女青年学习驾车技术。妇女驾驶货运汽车,是长沙运输史上开天辟地的头等喜事。此外,公司还抽调了一批青壮年搬运工随车从事装卸工作,从此,铁运处建起一支新型的汽车运输队。女司机陈克美爱车节油,连年无货损,还曾被评为长沙市劳动模范。
其后,铁运处经多次申请,用自有资金购回几辆土石运输车和与其相配套的挖掘机等,并从搬运工中选出一批爱岗敬业的青年职工,经过驾车技能的短期强训,组建了一支土方沙石运输队,为市政建设添砖加瓦。青年职工潘深卷手艺精、懂管理、会经营,很快被提为车队管理员,后被任命为车队长。铁运处的搬运工,有三分之二转为了技术工。
八十年代末,时任公司宣传科长的我,受公司党委委托同铁运处领导一起,迎回一批新招的青年职工。进公司同样先收心,到湖南第一师范参观学习,回来互谈心得体会。我按我进公司时邓书记的宣讲思路,以青年毛泽东“为改造世界而学习”作题材,做了鼓舞士气激发意志的引导发言。与我们那批顶职进公司,年龄相差悬殊、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相比,这批青工多为20来岁的高中毕业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他们理想胸襟高,发言底气足,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果如其言,本已从事板车搬运工的这批后生,不久就因公司购回多辆平板拖车,组建大型货物运输车队,青年工人大多转学开汽车叉车铲车和车辆修理,还有部分转为财务和现场管理员。从此,板车这种运输工具只有博物馆里有,搬运工这门工种要到典籍中间找。
学党史、忆厂史;励意志、扬才智。运输公司铁运处三代搬运工,在党的领导下境遇代代好,地位日日新。第一代在党倡导的技术改革中,将运力低下的木板车革新成载运量大且省时省力的新式板车。第二代在生产工具转型中,大多成为机械操作者。第三代在四个现代化进程中,所有人员都摆脱了笨重体力劳动,成了操纵机器的技能人。掌握技术能养身,认知真理如喝蜜。只有坚定信心跟党走,社会生活定会一天更比一天甜。
作者:长沙市人社局原副局长 张深根(男,71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