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让“红色”在浏河大地流淌
“作为一名基层的宣传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半条被子’精神,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9月15日,浏阳宣传系统开展“光影铸魂”电影党课活动,通过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追寻红色记忆。党员代表李楚峰观影后表示,自己对“红色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深喜欢上了这种特殊的“党课”。
浏阳作为红色热土、将军之乡,红色文化无处不在,既赋予了浏阳人民坚韧果敢的精神特质、敢为人先的奉献情怀,也让浏阳人对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有着特殊的感情。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康
讲好红色故事
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耀邦精神宣讲团每天都会坚持情景宣讲,把耀邦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参观游客。“就像舞台剧一样,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深入人心。”来自江西宜春的游客朱晓智为这种创新宣讲点赞。
除了景区内的每天宣讲,耀邦精神宣讲团还走出景区,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校园小区,以快板、情景课、歌曲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浏阳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大批重要革命领袖人物、军事人物和革命烈士,走出了以胡耀邦、王震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以宋任穷、李志民等为代表的30位开国将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红一方面军成立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浏阳,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等重要革命遗址均在浏阳。
为了让这些耀眼的“红色”,变为动听的“红色”、深入人心的“红色”,浏阳创新组建各类红色宣讲团,深入挖掘、精心提炼红色故事,用心创作精品党课,不断创新宣讲文本,并推动各红色景点根据不同宣讲场合订制不同宣讲内容,满足各类群众、团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需求,让老百姓爱看爱听、心领神会。
用活红色资源
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74处、革命文物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处、革命类纪念馆4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红色文旅小镇1个……浏阳红色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位居全省前列。
为了把量的优势,转化为带动的优势,浏阳既努力让红色文物会“讲故事”,也想法设法放大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近段时间秋雨不歇,但以长征为主题的文家市镇里仁屋场内人气火爆,单日游客量逾千人。作为秋收起义的会师圣地,文家市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结合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文家市镇推出了从景区到乡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景区,游客可以打卡体验重走长征路,到里仁屋场住民宿、吃红军饭,还可以坐在板栗树下体验青年毛泽东的调研作风。
丰富的旅游产品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感悟红色记忆,参与红色体验,同时也带活了当地的企业,其中文市特产油饼成为游客必带的伴手礼,“这个月销售额已经有16万多元了,下个月超过20万元没问题。”长林油饼厂负责人彭长林说。近年来,浏阳不断打造湘赣边红色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格局,通过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如中和苍坊村、大围山楚东村和上坪村、张坊田溪村、永和菊香村、小河乡潭湾村、葛家葛家园村、社港淮洲村等,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释放红色红利,惠及当地百姓。今年浏阳还评选出“十大文旅网红打卡地”,胡耀邦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谭嗣同故居等红色景点成功入选,游客争相打卡,助力“三间”经济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浏阳一直十分重视红色教育,启动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推动红色理论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了解红色文化历史。
今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永和镇李家大屋,首次迎来了200多名小红军,他们是第五届湘鄂赣青少年励志夏令营暨浏阳首届夏令营的营员们。
每年暑假,由浏阳发起成立的湘鄂赣广播电视联盟都会为同学们奉上一道“红色大餐”,立足于湘赣边红色景区景点的青少年夏令营,五年来,吸引了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2000多名孩子参加。
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红色研学的兴起。去年浏阳行健红色文化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整合中和镇苍坊村富家湾屋场荷博园40余户农户的房屋资源,通过标准化民宿改造、多样化户外基地建设,打造日接纳1200人次的耀邦故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该营地在课程设置上与景区充分对接,开发了编制草鞋、开垦荒地、重走长征路等系列红色农耕教育实践特色课程。项目每年可接待中小学生8万人次。
无处不在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赋予了浏阳人民坚韧果敢的精神特质、敢为人先的奉献情怀,如今,这种精神和情怀正在继续传承下去。
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浏阳让“红色”在浏河大地流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