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抢占“智”高点换道超车|晚报头条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2月10日,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纪念日,由浏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巨变·何以浏阳——浏阳撤县设市三十周年发展成就展”在浏阳市博物馆开展。

  与30年前锣鼓喧天的庆典仪式相比,这场成就展显得简朴了许多。然而,800平方米展厅里,350多张资料图片生动“浓缩”了浏阳30年之巨变,观者无不为之感慨万千。30年来,那份欣喜与自豪,一脉相承。

  其中,浏阳制造的蝶变,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这也是浏阳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坚实脊梁。

  以前是浏阳烟花“一枝独秀”。有一组10年前的数据可以证明:2012年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总额172亿元,为浏阳贡献了超过20%的纳税额。彼时,浏阳33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值135亿元,9家电子信息企业产值也不过181亿元。

  如今,浏阳制造早已在众多优势产业链上“百花齐放”——电子信息跻身全省信息产业领先地位,生物医药占据全省医药产业半壁江山,二者都在向千亿级产业迈进……一颗颗“产业种子”在此生根发芽,逐渐长成郁郁葱葱的“产业森林”。

  更为可喜的是,浏阳制造正在抢占“智”高点实现换道超车,以“智造”促进制造,从制造迈向“智造”。

  新春伊始,记者在浏阳走访看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乃至烟花爆竹等领域,“浏阳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步伐在加速。

  据统计,浏阳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565家,湖南省、长沙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73家。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浏阳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取得的长足进步。

  高端竞逐 智造龙头集聚浏阳河畔

  高科技的竞争,芯片是重中之重。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泰科天润,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功率芯片设计制造的领军企业。

  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功率半导体就是电机的心脏。特斯拉率先在马达逆变器上搭载碳化硅功率芯片,加速、续航等性能表现亮眼,由此引领了碳化硅的商用热潮。

  “相比于第一代硅基材料,碳化硅功率器件能够大幅度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同时更加耐高温、高压、高频。”泰科天润董事长、总经理陈彤说。

  从北京中关村起步的泰科天润落子浏阳,缘于浏阳对于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热切渴求。项目于2020年初动工,克服了疫情影响,历时一年多“一气呵成”。

  洁净的无尘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赶订单。

  “去年,我们生产了1万多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客户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光伏、轨道交通等领域。”陈彤坦言,国内相关产业与欧美“领头羊”相比仍有差距,“但大家正在奋起直追,这是个补短板的过程。”

  泰科天润的异军突起,是浏阳“芯屏器合”产业格局加速形成的侧影。依托蓝思科技、长沙惠科、启泰传感、泰科天润、蓝思智控、豪恩声学等“新势力”,浏阳找准了“芯、屏、器”之间的共振点和引爆点,推动三者之间融合互动。如今,浏阳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推动着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发展。

  换道超车 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在新兴产业智能化“武装到牙齿”的同时,一大批传统产业同样在借助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换道超车”。

  “不辞辛苦层层缚,只为春来化蝶时。”养蚕本是最为传统的农业产业,而在浏阳雅士林长沙(国际)蚕桑丝绸智造产业园,智能工厂化养蚕早已成为现实。

  不管酷暑还是严寒,走进4万平方米的养蚕厂房内,总是温暖如春。

  小巧灵活的AGV搬运机器人钻入蚕室,一次将三四十层蚕筐送到流水线上,再由机械手进行自动分拣、换筐、投食……

  数百万条“蚕宝宝”每过几天出来在“中央厨房”完成补给,然后又躲进舒适的“卧室”茁壮成长。

  “目前我们一条生产线只需要10多个工人操作,日产25吨蚕茧。”雅士林相关负责人李苗表示,工厂化饲料养蚕突破了季节限制,单位土地面积蚕茧产量、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均提高1000倍以上。

  据了解,雅士林项目计划2024年全面投产,届时可年产蚕茧50万吨,将占据国际市场原材料半壁江山,年产值超300亿元。

  “蝶变”的不仅仅是养蚕业。作为享誉全球的“花炮之乡”,浏阳近年来在花炮产业同样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为千年烟花注入更多“智”能量。

  官渡镇的隆顺烟花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打造了两条自动装药生产线。“完全实现了人药分离,应用5年来,没有出过一起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施文武说,该公司花炮生产的关键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五彩斑斓的烟花,是写给天空的情书。花炮产业向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正在不断擦亮“世界花炮之都”的品牌。

  创新驱动 “浏阳智造”活力迸发

  随着科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未来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

  加快“浏阳制造”向“浏阳智造”升级恰逢其时。

  浏阳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三主四特两新”九大产业门类拥有工业企业3600家,规模工业企业近千家,占长沙市规模工业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

  2021年3月,浏阳出台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吹响“智造强市”的号角。

  创新是“浏阳智造”强起来的“关键变量”。

  在欧智通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园,华为全屋智能展示厅诠释了完美居家方案——轻轻一点触控板,灯光、窗帘、家电都能听从“召唤”;回家路上,你可以用手机喊话“小易助手”提前打开暖气……

  墙上,有一个烟盒大小的控制器,这是全屋智能的“大脑”——投资20亿元的欧智通PLC电力载波通信模组生产基地项目正是为此量身定做。

  从多年前做MP3收音模组起家,到专注于5G版本的Wi-Fi模块,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欧智通,创新的每一步,都紧扣时代的新需求。

  放眼浏阳,欧智通的发展与该市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同频共振。

  2018年,科技部启动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浏阳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入围。

  4年后,首批47个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揭晓,浏阳成功迈入全国县域创新第一方阵。

  创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浏阳智造”活力迸发,为浏阳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核心组团和关键一极注入了新动能。

  2022年浏阳市10条产业链实现产值2178.50亿元,同比增长7.14%,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同比分别增长17.51%、14.63%。此外,全年大规模工业用电量增长18.47%,增速居长、望、浏、宁四区县(市)第一。

  2022年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发布“百强县”名单,浏阳列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7位,高位进位,比去年更进一步。

  149万浏阳人,距离“挺进前五强”的“小目标”,咫尺之遥。

【作者:颜开云】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