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智生物成功开发大闸蟹育种芯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伍玲)7日,长沙企业华智生物发布消息:华智生物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成功开发了开发了中华绒螯蟹23K cGPS液相育种芯片“江蟹1号”。
中华绒螯蟹。 均为企业供图
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毛蟹和大闸蟹等,其风味独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元素、脂肪酸、氨基酸等多类营养物质,是我国重要的名特优淡水经济养殖品种,也是江苏省淡水养殖业中最具特色的品种。近年来,由于其养殖规模扩大、种苗良莠不齐等因素导致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退化,抗性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结合高效的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工具,开展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工作,加快优异新品种的培育,对推动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团队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华智生物自主研发的cGPS靶向测序分型技术,开发了中华绒螯蟹23K cGPS液相育种芯片“江蟹1号”,该育种芯片的开发可为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高效基因型鉴定技术支撑。
中华绒螯蟹23K cGPS液相育种芯片标记位点在样本中的基因型检出率。
基于来自不同地域(江苏、上海和辽宁等)代表性强、多样性丰富的100份中华绒螯蟹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优选获得高质量、高多态性SNP位点22,602个。芯片位点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平均覆盖率为99.8%。
经测试验证,该芯片产品位点检出率高,平均位点检出率为99.5%;产品稳定性好、基因型准确度高,重复样本基因型平均一致率为99.2%;产品整体性能优良。
目前,华智生物融合生物技术(BT)与数据技术(DT),产品和技术服务贯穿种业全产业链,覆盖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果蔬、林木、花草、中药材、微生物等230多个物种领域,每年为800余家单位和团队提供服务,年完成服务合同1000余份,年检测样品超过130万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