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1至9月专利授权累计2667件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11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伍玲 通讯员 杨晓慧)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营商环境的硬指标。今年以来,长沙经开区依托湖南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聚焦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知识产权发展“量质齐升”,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8日,长沙经开区发布了上述工作“成绩单”:1至9月,园区专利授权累计2667件,包括发明专利授权441件;新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奖银奖2件、优秀奖2件;新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

  “放管服”改革清扫障碍

  在长沙经开区,商事主体达18000家,规模企业294家,不少企业既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也没有专业人员,怎么办?长沙经开区选择的办法是:1对1培训。

  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园区一家致力于打造面向智能产线与智慧工厂最强控制大脑的高科技公司。为提高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能力,并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自今年3月起,园区持续为该公司提供专利工程师1对1检索培训等多种服务。

  除了给企业“开小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也为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扫平障碍。

  长沙经开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全领域、全链条、一站式”便企利民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线下服务”与“线上平台”协调配合,实现专利预审、商标注册续展等业务“一站式”办理与知识产权信息数据检索利用“一站式”匹配;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建立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等协同保护体系。此外,长沙经开区与国家专利审查中心合作,建立专利审查协作长沙服务工作站等举措,实现高能级的知识产权服务。

  数字知产领取“身份证”

  只需要几秒,企业即可完成秘密文件上传,平台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化确权,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身份证”。这是记者在长沙经开区看到的一幕。

  这就是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创新的数字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新模式,即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信用共识、可以溯源等技术特性,建立商业秘密线上存证系统——“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目前湖南省已有100余家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模式,保护了上百件知识产权,有效疏通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痛点、难点。

  “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对我们企业来说,数字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新模式是打破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极大程度缩减了中间产生的保护成本。”长沙经开区一位企业代表表示。

视比特自主研发的高精度3D视觉测量与缺陷检测系统目前已在国内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 长沙晚报通讯员 方晶莹供图

  让“知产”变“资产”

  今年,长沙经开区区块在区内复制推广76项经验事项,其中,“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试点”实现了“知产”变“资产”,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前期我们结合发明专利、营业收入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条件,梳理园区1万多家企业,整理出250家基本满足条件的企业,针对这些企业我们通过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融资需求库。”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长沙经开区还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对企业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补助,最高50万元。

  截至9月底,园区共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笔,融资金额1.75亿元。

  一系列扎实举措的实施,让长沙经开区营商环境逐年优化。今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2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长沙经开区强势上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在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便利度最高的10个经开区中,长沙经开区获第七名,较2020年上升两个名次。


【作者:伍玲 通讯员 杨晓慧】 【编辑:易隽】
关键词:经开区 知识产权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