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湖南文化发展之变

相链区块链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文化现象。湖南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焕发的真理之光转化为发展之变,在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在赓续厚重的革命文化中推进文化创造,在发展活跃的现代文化中推进文化进步,文化和科技融合破题解题,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快发展,开创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文化盛景。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征程上我们党的文化旗帜,引领干部群众文化自信全面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着眼世界和未来,用宏阔视野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湖南自觉践行、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博热蓬勃兴起。举办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活动和“志”说湖南——大型史志·文物联展,制作播出纪录片《中国》《马王堆》、系列短视频《文脉赓续何以湖南》等作品,“文博热”“文创火”“汉服风”成为潮流,以马王堆汉墓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转变。文化热如火如荼。“戏曲进校园”“送书画进万家”“小戏小品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戏曲春晚、乡村“村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更加适配群众文化需求,“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读书热蔚然成风。坚持把读书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和机关带头读书,深入开展“书香湖南”全民阅读活动,建设特色农家书屋、城市书店、职工书房。书香机关、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热爱纸墨书香、追求深度阅读的氛围开始形成,湖湘大地书声琅琅,三湘四水书香弥漫。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引领文艺创作迈上新的高峰。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绘就新时代文艺崭新图景,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浩然正气。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加鲜明。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念,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京剧《皿方罍·再无别离》精彩亮相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电视剧《问苍茫》、电视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等4部作品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图书《月光紧追不舍》《“海牛”号》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6部作品获飞天、金鹰、白玉兰奖。传承创新花鼓戏、湘剧、歌舞、戏剧、杂技等,推出《新刘海砍樵》《国彩醴陵》等“叫好又叫座”的沉浸式演艺产品。湖南文艺从根本上扭转了泛娱乐化,走出了一条与新时代相契合,心怀“国之大者”、脚踩生活大地,干净向上、简朴刚健的新路子。深入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健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导向、主持人艺人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文艺工作者道德建设,构建新闻、理论、综艺、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片的内容矩阵,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从电视剧《麓山之歌》到《日光之城》,从舞剧《热血当歌》到音乐会《湖南民歌·我唱你听》,从专题报道《文学里的村庄》到《湖湘一万年》,从《湖湘文库续编》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研究丛书》,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美潇湘系列山水画展到主题雕塑《伟业》,从浯溪摩崖石刻数字修复及传播应用到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湖南文艺踏着新时代的浪潮奋勇前行,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引领文化体制机制深刻变革。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指引、有力指引。湖南把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重要工程全力推进,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新质生产力开始形成,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文化事业上,理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体制机制,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2024年投入资金4.5亿元、累计实施项目359个。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数字化采集效率提升10倍;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推动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5G智慧电台5分钟快速生成一套24小时安全播出的当地电台节目,用科技力量把党的声音送到田间地头。在文化产业上,2024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及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80.5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4.25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推进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市场化办会机制。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张家界下先手、抢先机,为全省旅游发展舞活了龙头;郴州接棒办会,用好水资源、做好水文章,交出了绿水青山的“郴州答卷”;衡阳把第三届全省旅发大会办成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案例,探索出一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2024年全省旅游业产值过万亿。在文化企业上,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出台省管国有文化企业聚焦主业发展的意见、全级次“双效”考核机制等,5家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改出了动力、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效益,2024年再次实现全面全部盈利。湖南卫视品牌力、传播力稳居省级卫视第一,芒果TV稳居长视频行业前三,中南传媒、芒果超媒再次入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未来,在湖南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引领学风之变、文风之变、作风之变。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有深邃的观点、战略的谋划、科学的部署,还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湖南把改进学风、文风、作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要求、作安排,抓落实、抓深化,“坚信笃行、好学能文”成为新风尚。着力正学风,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坚持自选专题、不定调子,平等交流、不排位子,开放学习、不关门子,观点碰撞、形成点子,大家普遍反映学得更深了、悟得更透了、践行更实了。“湘江大讲堂”高端权威、内容丰实,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好评。着力改文风,出台改进党报党刊理论版文风的“8条措施”,打造“宁心”“湘轩言”“三湘时评”“胡湘平”“辛字号”评论矩阵,鼓励和引导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多发接地气、冒热气、进人心的报道,多刊言之有物、有生气锐气、能引发共鸣的文章。着力转作风,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既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更让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大提振大变样,文件会议、论坛活动等持续“瘦身”,“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得到有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测评指标少了、创建更聚焦了,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实起来、强起来了。学风之变、文风之变、作风之变,如同撬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杠杆,变出了愈加磅礴的奋进之力、愈加坚定的发展信心、愈加澎湃的创新活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激发人民群众创作文化、塑造文化、发展文化的澎湃动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是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主体。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热情参与文化的生产传播。人民不仅是文化的接受主体,更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化形态,带来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可以更广泛参与各种文化创作与活动,作者与读者、作品与观众的传统界限已被打破,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的主人。从湘西吉首“村超”到株洲“厂BA”,从大山里的孩子们出版的诗集《田野诗班》到网络文学《逆火救援》《超级医生》,从爆火歌曲《早安隆回》到“人民的理发师”李晓华系列短视频,从化身广场舞的传统艺术江华瑶族长鼓舞到新中式湘剧《聂小倩》,文化真正回到大众,发自人民内心,大众写、写大众,形成新的文化浪潮。人民创造新文化,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力被极大激发,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变化。如今的三湘大地,活跃着一大批在生活中“浸泡”出来的文艺工作者。农民、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网店店主、保安、保姆、电工、瓦匠……他们是生活中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文学村庄”益阳清溪村的老农邓春生被称为“草根”诗人,不少诗篇成了村里朗诵活动的“常客”,即将出版《清溪往事》文集;村民们也开始进行“口述清溪”文学创作,作品将由出版社公开出版。永州农民作家胡海林、王一武、魏冬林将农民的喜怒哀乐、农村的现实境况化为笔下的创作源泉,记录乡村蝶变的壮美画卷。2022年下半年我省微短剧发展起步,2023年生产播出200多部,2024年突破1000部。从电影、电视、戏剧、游戏、动漫,到网络直播、短视频、短剧;从青年夜校,到“跟着短视频去旅行”;从“素人写作”、生态写作、历史写作、旅行写作,到大众摄影、沉浸式文娱,不同文化形式“破壁”融合,正在形成、开掘新的文化样式。人民群众成为新时代文化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创造新形态、开辟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团结凝聚起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队伍。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人才济济、人物辈出,文化才能繁荣兴盛。湖南着力打造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用得上的宣传队伍,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当宣传家、实干家,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深入宣传思想文化单位调研指导,带动各级各部门把宣传工作同各领域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说湖南好”的大宣传格局。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文化名家机制,开展“岳麓茶叙”活动,与文化专家面对面问需问计,带头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大力举荐高层次人才,打造“芙蓉计划”文化人才矩阵。着力培育一支现在可用、未来可以开创新局的队伍。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快培育优秀青年人才。从沈从文、丁玲、周立波、张天翼、蒋牧良、柯蓝、康濯等湘籍文学大家群星璀璨的第一座高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首届茅盾文学奖6部获奖作品湖南占2席、连续7年11人13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的第二座高峰,到近几年周静、纪红建、沈念、张雪云4位青年作家先后获得全国文学大奖,郑小驴、诺亚、郭沛文、罗志远、黄先智等大批青年作家茁壮成长,湖南文学有望再攀高峰。深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新的艺术创作、表达方式,为创新创造开辟广阔天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汇聚3500多家企业、5万多名人才,朝着打造全球数字音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加速迈进。着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世界胸怀的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坚持目中有人,把加强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地方队”灵活、多样化、易被接受等优势,集湖南广电、湖南日报、湖南出版、湖南演艺、体坛传媒等优势兵力于一体,不断拓展中国流量的传播渠道、进场通道。一大批湖南文化精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非遗》《中国经学史》等300多部湘版图书版权广受外国人喜爱,“千里潇湘”主题民乐音乐会走进瑞士日内瓦,《歌手2024》等60多部精品内容产品发行海外,《出海记·走进非洲》融媒体报道影响广泛。一批植根现实、胸怀世界、面向未来的湖南文化人才队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推动湖南文化文艺精品在世界舞台上绽放风采、展现魅力,写下和合共生的灿烂篇章。

【作者:】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