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贡院开“卷”有福(典籍里的长沙)

相链区块链

   文 | 朱鹏飞

  湖南贡院开乡试之考卷,福泽天下。古代乡试是科举中的极为重要环节,中了后便是举人。举人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茶余饭后,我爱在躺椅上翻翻书。那天,翻阅到《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中的雍正皇帝《两湖分闱谕》:“湖南士子赴湖北乡试,必经由洞庭湖。湖水浩瀚无涯,波涛不测,六七月间,风浪尤险,常有覆溺之患。朕心深为恻然。或致士子畏避险远,裹足不前,又非朕广育人才之意。今欲于湖南地方建立试院,每科另简考官,俾士子就近入场,永无阻隔之虞,共遂观光之愿。”

  此文前篇是偏沅巡抚(后改为湖南巡抚)李发甲的《再请改建南闱疏》。他代表湖南官方上奏朝廷:“吁请分闱”。

  马上就进入6月份的高考季。想起去年我曾参与本省本科高校招生增加名额的调研,又想起前不久相关部门邀请全国著名高校推介湖湘子弟的“高峰论坛”。我敏感的神经由此书而想要深究一下湖南的贡院。

  原来,在清雍正朝以前,湖南不能举行乡试。湖南获科举资格的士子需到湖广行省的武昌参加乡试。《两湖分闱谕》允许在长沙设立湖南贡院,考举人不用再去武昌了。

  京城传来上谕,由此,我们可遥想当年长沙城欢欣鼓舞之状。

  书上得来终觉浅。周末,我决定去看看开福区教育街一带的贡院遗迹。从营盘街辛弃疾雕塑广场左边小巷进去。麻石板干干净净,偶尔从缝隙中探出的苔藓,平添一丝绿意。小巷弯弯曲曲,幽深窄长。小巷拐一个弯便换一个名,处处藏着岁月痕迹和扑朔迷离的传说。

  往里走,来到贡院“博物馆”。墙壁上一块块黑金刚大理石,记载着科举制度、考试方法、考试程序、考场条规、考后授官、湖南贡院等等。还描述了“鹿鸣盛宴”“南闱放榜”情况。

  这里街道整洁静谧,游人不多。出来就到了教育街,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右边,我又沿围墙进入巡道街。墙上嵌“贡院巡道街宽壹丈壹尺”石碑。石碑右上方有市政府文物保护牌。

  读书、游览如一束自由之光,让我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我边游览边查资料,原来两湖分闱并不容易。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桂阳举人郭远上书湖南当局《呈请南北分闱文》:“……洞庭之波八百余里,南士赴武昌乡试,有远至二三千里不等者。扁舟一叶……大湖风阻,或相守至十日半月不能移舟”“数千里裹粮而来”“比至省城,试期已过”,湖南士子误考成常事。即使进得考场,身心俱疲,影响发挥,无法取得好成绩。

  士子们不懈呼吁,终引起湖南最高行政长官重视。康熙四十四年,巡抚赵申乔上奏折,提出两湖南北分卷设想,力争:两湖文化水平、州县数量基本相当,应平均分配录取名额。继任者潘宗洛曾担任过湖广学政,熟悉湖南科举状况,亦请求设湖南贡院。后,巡抚李发甲《再请改建南闱疏》:“吁请分闱,愿共捐三年廪膳等银兴建贡院,不费国帑”。其后,任湖广乡试正主考官的吕谦恒(后任御史)亦向朝廷提出分闱请求。

  陕西、江南二省与湖南同样刚分省,仅“敢为人先”的湖南提出分闱。长达十八年,三任巡抚和一位御史数次奏请。礼部顾忌其他省会跟进,“原无分闱之例”而否决。

  三年后,新皇帝雍正即位,“厉行改革”,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吕谦恒抓住改革科举机遇,提出南北分闱。七月,雍正谕旨礼部南北分闱。这两事对湖南影响深远。谕曰:“明年二月为乡试之期……若能于二月之前预备场屋,则明春即分湖北湖南两闱考试。预备不及,则于下科举行……”七月发布,六个月后要举行乡试。修建规模庞大的贡院建筑群,面临艰难挑战,但乡试如期举行。

  新建贡院神速,得益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前任巡抚李发甲。他上奏折时,提出利用明藩王府建贡院,并着手改扩建。从石刻的“湖南贡院平面图”看,建筑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奏折未获批前,定名为湖湘书院(墙上有保护牌),为迅速举行乡试奠定了基础。李发甲“以劳瘁于官,士民建专祠祀之”。

  设立贡院,是湖湘史上一件大事,为湖南教育奠定了良好机制,对湖湘社会发展居功至伟。其后,涌现出以陶澍、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为代表的湖湘人才群体,湖湘人文由此更加鼎盛延绵。前人为民请命、据理力争,方有今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盛况。

  《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所选文章皆具风土特色,抛砖引玉,引领我在巷子里穿越,将古老星城阅读、悦读。看过浮生万物,欲遍览典籍无数,山河街巷温暖此生。

  《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郑佳明 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5月


【作者:】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湖南贡院开“卷”有福(典籍里的长沙)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