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我的识字课和创作园(有声)
相链区块链
......(节选)
进入新世纪,才与《长沙晚报》副刊编辑逐步交往。2000年我参加长沙市第六次文代会,与当时的副刊部主任刘小莽先生第一次碰面,晚饭后陪小莽先生散步,小莽先生对我鼓励有加。临别,小莽先生郑重地向我约稿,散会回家,应约投稿,诗二首不几日即见报。这是我第一次接受报刊编辑约稿,真是受宠若惊。后来,我与副刊多位在职和退休的编辑都成了微信好友,有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在这些交往中,我很敬佩《长沙晚报》现在一位副刊编辑的敬业精神!他不但给长沙辖内每个区、县、市都建了一个长晚副刊作者群,还在这些群里时不时对业余作者进行写作辅导、公开征稿用稿信息,解惑答疑,不厌其烦。《长沙晚报》副刊素有一个优良传统: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关注普通作者,审阅自由来稿。如今,这个传统,到现在这位副刊编辑这里,以一种新的传递方式继续传承。
曾听人谈及某著名作家在座谈会上谈《长沙晚报》,说他每天早晨醒来,映入眼帘的就四个字:《长沙晚报》。现今年轻人也许对他的这个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就是一个笑话。其实,这并不夸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用过期报纸糊竹篾吊顶的天花板防灰尘、糊门窗防风都是寻常不过的事情。我也有与作家类似的经历,一次,我去同事家玩,发现门背后糊门缝的《长沙晚报》恰好有我的文章,正当我在门背后歪脑壳自我陶醉时,被同事发觉。自此,我偷偷写作发表的事在单位传开,一下我被大家另眼相看。
现在,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翻看手机里的掌上长沙,浏览一遍《长沙晚报》数字报,然后细读副刊作品。如此这般,我与《长沙晚报》结下不解之缘,从最初的读者关系、作者关系,发展到牢不可破、亦师亦友的铁杆关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