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舍”走向“馆舍”,芙蓉区中小学牵手博物馆构建美育大课堂

相链区块链

今日活动现场,孩子们以齐声吟诵的方式来迎接四方来宾。照片均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朱珠)为学生创造更多从“校舍”走向“馆舍”的机会,打造更为多元、丰富的博物馆课程,努力构建起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馆、校、家合力育人共同体——今日,“长株潭·新疆两地馆校美育课程推广研讨交流活动”在芙蓉区马王堆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代教育发展学院、芙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长沙各区县市及株洲、湘潭地区的教研员、美术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培计划(2021)”县级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班50所成员校教研室主任共300余人参加。今日芙蓉区教育局、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湘潭市雨湖区教育局还在现场签订了教育发展一体化合作交流协议。

身着汉服的小女生认真地诵读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走进校门,马王堆小学的孩子们身穿汉服,吟诵声如黄莺初啼;“馆校美育课程”展示体验区精选教材中的7篇优秀课例:“走进鼎盛的商周青铜时代”“墨韵丹青总相宜”“无银无花不盛装”“佛光里的艺术”“流光溢彩的漆器”“马可波罗的行囊”“欧洲先锋与时代碰撞”,这些来自马王堆小学、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朝阳小学、育英二小、浏正街小学、大同二小、大同瑞致小学、大同古汉城小学的馆校美育课程展示,传承弘扬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从而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真相。

馆校美育课程展示现场。

  活动现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第二小学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四小学的师生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与马王堆小学的学生同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一起学习了漆器的工艺美术知识,同时进行了现场互动和讨论交流。

  湖南省博物馆在现场作了《汉风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推介。2008年至今,湖南省博物馆与芙蓉区教育局携手,以美术学科为突破口,通过馆校合作盘活资源,构建美育大课堂,实施“馆校融合”项目学习。

马王堆小学的学生们表演原创剧《辛追的嫁妆》,展示漆器之美。

       近年来,芙蓉区教育局与省博物馆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共同开发馆校合作课程和教育活动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场馆研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着力拓展校外教育场馆育人方式和途径,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已建立起常态化馆校合作机制,逐步完善了芙蓉区馆校美育大课堂人文培育模式,形成了区域美育的新样式。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作者的连线交流。

       2021年,湖南省博物馆联合芙蓉区教育局编写的《馆校美育课程——学生美术素养读本》发行,该读本面向10—14岁年龄段的学生,芙蓉区43所中小学在三点半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中全面推行,让博物馆资源走入校园、走入课程、走入课堂,成为让更多学生受益的美育资源。2022年,芙蓉区“指向人文素养培育的区域‘馆校美育大课堂’探索”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现场美育成果展示。

【作者:岳霞 朱珠】 【编辑:唐英】
关键词:芙蓉区 美育大课堂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