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小切口”撬动移风易俗“大变化”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梁焕鑫)23日,记者从湘阴县获悉,针对乡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催生的“人情债”等情况,湘阴县采取系列组合拳,包括先除陋习,让简约办事氛围渐浓;再树新风,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最后惠民生,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推动移风易俗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

  破旧俗

  简约办事新风渐浓

  上个月,洋沙湖镇花石村栗山湾组举行了一场丧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追悼会现场没有喧天的锣鼓、齐鸣的鞭炮,也没有铺张的流水席,只有一个简单的吊唁台。

  这是湘阴县“丧事简办”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丧主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家里人口多,按照以往的习俗,这必定会是个大场面。

  “有邻居、亲友带了鞭炮过来吊唁,我们表示感谢的同时也会劝阻不要放鞭炮。”去世老人的儿子说,老人离世后,村支两委及村委会成员及时上户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近些年,在全县上下倡导移风易俗的风气熏陶下,丧事简办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今年5月,湘阴县开展“爱在520,简约浪漫婚”文明实践活动,吸引100余人参与,现场设置拍照打卡区,设置互动环节,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册300份,签订《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承诺书》100份。

  在湘阴县,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从东部到西部,从乡里到城里,部分思想开放的群众节俭办事引发“头雁效应”,吸引周边群众积极响应效仿,大家逐渐由原来办事比“阔”到比“新”。

  与此同时,不少镇街相继刮起了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纷纷出台规定、章程,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

  树新风

  软硬举措促改善

  一个地方风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其中的陈规陋习要进行革除,党委、政府不能缺位,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倡导。同时,推动移风易俗,也不是把古老的民俗全盘否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破除陋习,党委、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宣传和引导。”湘阴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大操大办是逐渐演变而成,从“互助心理”到“从众心理”,再到后来的“攀比心理”,最后落了个“无奈心理”。

  湘阴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提出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良好乡风。

湘阴县采取系列组合拳,推动移风易俗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湘阴县供图

  全县上下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广播村村响、巡逻车、宣传栏、巡展、文艺演出、制作移风易俗抖音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使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全县倡导的大氛围下,各镇街也相应制定了自己的推行方案。

  岭北镇下好队伍“关键棋”,组织32名镇村工作专班、63名协会人员、382名都管及道教从业人员开展履职培训,讲清工作职责,讲清工作标准,讲清考核措施,规范都管、地生等从业人员行为,关口前移减少大操大办的可能。

  惠民生

  文明友善遍乡野

  “以前村里攀比之风盛行,遇到红白喜事就比谁家摆的桌数多、谁家酒席用的烟酒更高档。”樟树镇移风易俗协会负责人说,现在村里还是比,但比谁家的卫生更干净、谁家婆媳更和睦、谁家更有书香气。

岭北镇移风易俗巾帼志愿服务队授旗。

  这样的事例,在湘阴县不胜枚举,一股文明新风从城区吹到乡野。

  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需要肥沃土壤的滋养,需要阳光雨露的浇灌,更需要一个温润适宜的环境与之匹配。湘阴县正在悉心营造这样一种生态。

  在文星街道瓦窑湾社区和湘滨镇云集寺社区,红白喜事集中操办场地已建设完成。社区集体还购买了桌椅、宴席等设备,为居民办宴席提供场地、设备。

  全县不少村(社区)已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订制陶瓷碗筷,免费提供给操办户主使用,进一步帮助村民减少开支,更有效地促进移风易俗。

  此外,各镇街在推选“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等活动中,着重评选出践行“薄葬厚养”、喜事新办、志愿服务宣传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人物及家庭,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榜样的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建设。

  如今,全县干部群众普遍感觉:“人情”的压力越来越小了,文明新风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作者:吴鑫矾】 【编辑:谭伟】
关键词:移风易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