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三十年 势如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8日讯(高新麓谷记者 周秋燕 朱莉 李立婷)麓山风生,湘江水起。潮涌麓谷,千帆竞发。

1991年,长沙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身份”飞跃。

转眼间,长沙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30年。一直以来,长沙高新区始终高举“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一次次英勇出击,一回回化危为机,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振奋不已的“神话”,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速度”:从几间办公室到以麓谷为核心的“一区四园”新格局,版图拓至140平方公里;从首批30余家企业到集合6大主导产业3.3万家企业,市场主体4.8万家;从2万元开办费起家到“一区四园”营业总收入突破5200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创造出全省3%的税收;涌现中联重科、威胜集团、三诺生物等47家上市企业,占全市的61%、全省的40%……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沙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多年雄踞前20强,特别是2014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长沙高新区被定为核心区域创新谷,这标志着长沙高新区创新体系和实力得到认可,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高新人将以一往无前的姿态,用勇气和行动,书写笃定前行的高新担当;用智慧与热情,展现跨越发展的雄风;用从容和自信,交出不辱使命的高新答卷!

忆往昔 攻坚克难声名鹊起

设置“重大项目落地专窗”,推行“24小时政务不打烊”;“只进一扇门”,政务大厅进驻了13个职能部门的36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99%……看到如今的政务服务能力,高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陈松忍不住竖起大拇指。1992年1月,在长沙市计划委员会任职的陈松,被市委调往高新区。当时高新区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部分授权委托管理的模式,一件事情常常要跑很多部门,手续繁锁、过程复杂、审批多头、管理多级。

敢为人先,从一开始就根植在高新区基因里了。高新区提出实行计划单列申请,后又协调在区内设立工商、税务、金融等服务机构,国土、规划等部门派员驻区联合办公,率先形成“企业围着市场需求转,管理部门围着企业转”的新型政企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企业迅速增多,但因没有独立的财政和金库,无法按计划推进项目和产业。1996年底省人大常委会以三票优势得以通过《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自此,高新区终于在建设、产业发展上有了主动权和调控权。

迅猛发展时,新的问题来了——承载空间局限,出现项目流失、无法培育产业链等问题。高新区根据现实情况一步步解决:1997年5月,在总规划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一区四园”获国家科委批准,长沙高新区调整为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和市内政策区组成;1999年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岳麓山高科技园望城坡产业基地建设;2000年2月,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岳麓山高科技园破土动工,很快扩大至23平方公里建设麓谷产业园区;2003年12月31日,市委常委第十届第117次会议,明确麓谷总体规划为80平方公里。此后,高新区不断向西延伸、跨越,相继托管东方红镇、雷锋镇、麓谷街道、廖家坪街道,版图拓展至140平方公里,走向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蓬勃发展期。

突破空间后,高新区取得长足发展。但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当时高新区在吸引外资外商方面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对此,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在创新平台方面,2003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晋升国家级孵化器,随后,长沙留学人员创业园、湖南博士后创业园先后建立,“麓谷·创界”“柳枝行动”等高端众创机构全面兴起,涌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30多块“国字号”招牌。2006年,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炉,在知识产权、产业孵化、技术改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金融,是企业发展的血脉。2010年,湖南首批小额贷款试点企业——麓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湖南首批科技银行——长沙银行及浦发银行科技支行成立,随后,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等科技支行接踵而至。湖南股权交易所长沙高新区分所进驻麓谷,科技金融大厦、麓谷基金广场开门迎客。全省首推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债务性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等出台……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探索,在全国引起轰动,长沙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3个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之一。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1994年,高新区推出全国第一家“高级人才事务所”;2006年,聘请黄伯云等10名科研产业界专家为高级顾问;2011年捧回“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第9家侨梦苑落户麓谷;2012年,555人才计划启动……许小曙、戴立忠等行业领军人才、专家“智库”,为麓谷注入无穷动力。

很快,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首台碳纤维臂架泵车,中国第一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第一个杂交水稻优化组合、第一个大卷重钛带、第一例“克隆神经疾病基因”……神舟号飞船、嫦娥号探测器、C919商用大飞机、蛟龙号纷纷刻上“麓谷号”,航天环宇、湘计海盾、博云新材等核心产品配套国家航天航空大工程。长沙高新区最终凭借科技人才聚集、科研成果多、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在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声名鹊起。

看今朝 主导产业花繁叶茂

“首日获得42亿元大单!中联重科王炸产品引爆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刚刚落幕的国际工程机械展上,全球顶级“机甲勇士”同台斗技,中联重科这一成长于长沙高新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一展国之重器的威风,引得全球瞩目。

这只是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的一个缩影。当前,高新区在优质创新资源聚集、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不断“注氧”,打通企业创新创业“大动脉”,让创新成为发展的“金钥匙”。工程机械、航空航天、5G及大数据应用、功率芯片、先进储能……全球新兴科学技术在麓谷层出不穷。

岳麓峰会今年走过第八个年头,这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顶级盛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点火器”,助推高新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华丽转身。虽然身处内陆城市,没有好的地域优势,但凭借着优越的政策洼地效应,拓维信息、威胜信息、安克创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相继落子麓谷。58到家、中兴通讯、湘江鲲鹏等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麓谷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长沙软件园、中电软件园、芯城科技园等一批优秀园区形成协同发展效应……麓谷就此强势崛起“软件湘军”。

揽得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国字号金字招牌,中国电子、长城总部、飞腾科技、麒麟软件、CSDN、光环新网等千余家企业集聚发展,整体产业规模高达600亿元。麓谷初步构建了以PK体系、鲲鹏体系为核心的基础软硬件、网络安全终端及设备、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的产业生态,打造了以“二机四芯”(长城整机、华为鲲鹏整机、飞腾CPU、银河飞腾DSP、景嘉微GPU、国科微SSD芯片)为主导、跻身国内网络安全行业领先地位的一系列前沿高端产品。

产业立区,项目兴区。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天际ME5首车下线,新能源汽车烙上“湘”字号;航天环宇联姻中国商飞,助力国产C919、CR929大飞机翱翔蓝天;中电科首片晶圆下线,国内首条集成电路装备验证工艺线顺利实现运营……在140平方公里的麓谷大地上,放眼望去,可谓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走进正紧锣密鼓开发的雷锋、东方红、麓谷和白马街道,看到的是勃勃生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总投资160亿元的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运输车忙碌不停,生产车间基本成型。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60亿元,总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衬底(碳化硅)、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超百亿元的产业规模,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值预计逾千亿元。

增创开放新优势,打造深化改革“先行军”。不断扩大开放优势、坚持项目建设导向,高新区用鲜明的开放底色不断吸引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加码”“抢滩”。深信服、万兴科技、益丰大药房、三诺生物等一批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中联智慧产业城、湖南三安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京东方艺云、中电软件园、万兴科技、麒麟信创、同有科技、清源华建、文思海辉、新点软件有效推进项目合作与建设,实现产业规模、增速继续领跑,高新区正在积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多新优势。

拼搏三十载,破浪前行看今朝。长沙高新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坐拥3.3万家企业、4.8万家市场主体,创造出全省3%的税收,营业收入从1991年的几百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逾5200亿元,成为长沙名副其实的“西引擎”。

领先的是优势,赢得的是未来。2020年,长沙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第14,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跃升至第10名……

展未来 砥砺书写时代答卷

走进高新区的核心园区——麓谷,一排排厂房错落有致,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一幢幢居民住宅整齐有序。厂房内机器轰鸣,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写字楼里工作人员来回穿梭,确认订单、洽谈合作;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反复试验,攻坚克难;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紧张有序地施工景象……目之所及,处处激荡着创业的故事;行之所至,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活力。

三十而立! 今年,长沙高新区晋级“国家队”已整整30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高新区如何再出发,发展方向在哪,要往哪些方面重点着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赋予“三高四新”使命,湖南省委、省政府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作为全市、全省经济建设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长沙高新区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主动领命;今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长沙高新区时提出,高新区要打造科创高峰、推进全面升级、奋力争先进位!

天时地利人和。从长沙市来看,高新区是长沙打造“三个高地”的高峰;对高新区而言,科技创新又是打造“三座高峰”的主峰,是主打,是题中要义,是重中之重,与“三高四新”战略一脉相承。面向未来,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的话语掷地有声:“过去的30多年,长沙高新区已走出了一条代表湖湘特质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面向未来,重整行装又出发,砥砺前行再登高。长沙高新区将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高峰’‘升级’‘进位’, 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中更好地扛牢责任、担当使命、彰显作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新区将积极抢抓中部崛起、长沙快进的历史机遇,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在战略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奋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质增量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实现创新人才风涌云集、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长沙高新区要做好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对标争先进位坐标系,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担当园区领头雁;扛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突出产业发展、高端项目建设、全区规划、科技金融生态、教育强区、社会事业、产城融合、营商环境、党的建设九大领域,苦下功夫,全方位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正如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力夫所言,接下来,高新区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力,演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产城融合魅力。让长沙高新区,不仅仅成为聚力创新的“火车头”、富民的“磁矿场”,更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后花园”!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未来,长沙高新区将不负期望,奋发有为,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者:周秋燕 朱莉 李立婷】 【编辑:何希】
关键词:长沙高新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