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治疗进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时代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据推测,全国的银屑病患者数量高达720万人,且发病率较以往仍有增加趋势。银屑病好发于青壮年,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银白色鳞屑,常伴有痒感,最严重时可以影响到关节,甚至造成关节毁损。因此,银屑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及阿维a,这些药物曾经为银屑病的治疗立下了“汗马功劳”,且目前在银屑病治疗中仍有“一席之地”。然而,如果患者本身具有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的异常情况,则限制了这类药物的使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大家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银屑病的治疗药物迎来了新的曙光,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已经进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时代。今天,我们一起盘点那些可以帮助银屑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重启无“屑”人生的新型治疗药物。
一、生物制剂类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科学家开始关注到炎症在银屑病中的关键致病作用,特别是一些特定的免疫信号分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家族的细胞因子,并意识到通过抑制这些分子,可能会有效控制银屑病的炎症过程。最终,通过生物工程的制药方法成功研制出了可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和化学药物相比,生物制剂属于大分子药物,其靶向性更好,可以做到精确干预免疫系统中的特定分子,而不会抑制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正是由于靶向性更好,生物制剂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目前在国内已经上市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和抗白介素(IL)类。其中,抗白介素(IL)类可分为IL-12/23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及IL-36R抑制剂。生物制剂早年都是国外的药企研发、生产的,近几年生物制剂的“国产化”速度日新月异。因此,目前国内银屑病患者可选择的生物制剂药物种类繁多,皮肤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不良反应风险和经济因素,为患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的生物制剂治疗方案。
生物制剂并不是确诊银屑病后就可以直接买来使用的,而是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评估,且治疗前需进行一些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丙肝、梅毒、HIV、结核、X线胸片或胸部CT。治疗过程中也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潜在或活动性结核、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及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变化,以保障用药安全。
二、小分子药物类
除生物制剂外,针对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干预的小分子药物,也成为一个新的银屑病药物开发研究方向。目前,用于治疗银屑病在研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集中在靶向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相关通路中的不同环节,如PDE4、JAK1-3、TYK2等。
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以下优点:作用靶点明确;对系统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不同剂型如口服和外用类供选择;口服药物应用方便,不需要冷藏保存。特别是在某些免疫紊乱的情况下,如银屑病合并特应性皮炎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时,小分子靶向药物有可能同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免疫炎症,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分子靶向药物针对的靶分子多为细胞内信号通路分子,其在生理情况下可能也发挥重要的信号传导功能。因此,各种制剂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同样不能忽视。例如,JAK抑制剂在使用前也需要排除活动性乙肝、结核及活动性感染情况。
总之,银屑病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医患双方相互沟通,在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方面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向皮肤科医生报告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障病情的长期控制与治疗的安全。(作者:张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指导专家:肖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我要举报